[發明專利]滾動軸承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80034032.2 | 申請日: | 2012-06-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48372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29 |
| 發明(設計)人: | 藤掛泰人;中村智也;鈴木裕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NTN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16C33/38 | 分類號: | F16C33/38;F16C19/16;F16C33/66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雒運樸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滾動軸承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滾動軸承裝置,更詳細而言,涉及從內圈襯墊朝向保持架供給潤滑脂的滾動軸承裝置中的滾動體引導形式的保持架結構。
背景技術
對于火箭發動機的液體燃料用渦輪泵那樣在低溫且高速旋轉的環境下使用的軸承、或宇航用設備那樣在真空環境下使用的軸承而言,無法封入大量的流動性潤滑劑(潤滑脂),因此考慮在內圈側配置襯墊,該襯墊在內部設有收容潤滑油的積油處,從而利用與軸承旋轉相伴的離心力來供給潤滑油,本申請人在之前的申請(日本特愿2010-227652)中提出了這樣的結構。
另外,在專利文獻1中公開如下技術:在具備由外圈的內周面引導的保持架的角接觸球軸承中,以抑制低速運轉區域中的刺耳聲即保持架聲為目的,而在軸承內部設置將潤滑脂或潤滑脂的原油向外圈的內周面的引導面部供給的潤滑劑供給機構。并且,在保持架的內周面設置呈圓周槽的形態的潤滑脂積存部,并將潤滑脂的原油通過設置在保持架上的貫通孔而向保持架與外圈內周面之間供給(參照專利文獻1的圖9~13)。
在專利文獻2中公開一種將保持架的相鄰的凹槽間的空間作為潤滑脂積存處利用的球軸承。并且,在保持架的內周面、外周面上設置圓周方向的痕紋,使從保持于潤滑脂積存處的潤滑脂分離后的原油向痕紋流入,并沿著該痕紋向滾動體的表面供給。
【在先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8-286296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0-145787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課題】
通常潤滑脂潤滑軸承中使用的保持架為滾動體引導,在收容滾動體的凹槽的整周設置滾動體的防脫用的爪(參照圖14)。因此,即便從內圈襯墊朝向保持架供給潤滑脂或潤滑脂的原油而該潤滑脂或潤滑脂的原油附著在滾動體上,該潤滑脂或潤滑脂的原油也會被防脫用的爪刮落,從而存在妨礙該潤滑脂或潤滑脂的原油向滾道面、尤其是外圈滾道面的供給這樣的問題。
專利文獻1中公開的滾動軸承將保持架的引導作為外圈引導,因此帶有保持架聲這樣的獨特的問題。為了解決保持架聲的問題,形成向外圈引導面供給潤滑脂的結構,但不向滾道面供給潤滑脂。另外,為了促進潤滑脂或原油的供給,需要增加在保持架上設置的貫通孔的大小或個數,因此也伴隨有制造上的問題。
專利文獻2中公開的滾動軸承由于使用的是在具有局部球面狀的內周面的凹槽內保持滾動體的冠形保持架,因此也無法解決滾動體引導所引起的上述的問題,即,附著在滾動體上的潤滑脂被防脫用的爪刮落而妨礙向滾道面的供給這樣的問題。另外,在利用毛細管現象將從潤滑脂分離后的原油通過沿著周向延伸的痕紋向滾動體供給這樣的技術手段中,向滾道面供給的原油的量少,對于維持良好的潤滑而言不充分。
本發明的主要的目的是在具備滾動體引導形式的保持架的滾動軸承裝置中,提供一種使從內圈襯墊供給的潤滑脂容易向外圈滾道面供給的結構。
【用于解決課題的手段】
本發明通過僅在沿著保持架圓周方向面對的一對凹槽內壁面部分上設置滾動體引導的保持架中的防脫部,且在沿著保持架軸向面對的一對凹槽內壁面部分上不設置防脫部,來相應地形成從保持架的內徑側貫通到外徑側的比較大的半徑方向通路,由此解決課題。
即,本發明的滾動軸承裝置具有:在外周具有滾道面2a的內圈2;與內圈2的端面相接且與內圈2一起旋轉的內圈襯墊3;在內周具有滾道面4a的外圈4;夾設在內圈2的滾道面2a與外圈4的滾道面4a之間的多個滾動體6;處于內圈2與外圈4之間,且具有收容滾動體6的多個凹槽10的保持架8,其中,利用離心力從內圈襯墊3朝向保持架8供給潤滑脂,并且在凹槽10的內壁面與滾動體6之間設置從保持架8的內徑側貫通到外徑側的半徑方向通路22,由此,將所述半徑方向通路22有效利用作為潤滑脂積存處,并且有效利用作為用于使附著在滾動體6上的潤滑脂向外圈滾道面4a移動的潤滑脂通路。更詳細而言,所述半徑方向通路22包括:在所述凹槽10的四角形成的圓弧狀部分16與所述滾動體6之間的扇形狀間隙20;以及沿著所述凹槽10的保持架軸向面對的第一內壁面部分14與所述滾動體6之間的弧狀間隙18。
【發明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NTN株式會社,未經NTN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8003403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