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磁粘性流體緩沖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280024748.4 | 申請日: | 2012-05-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62591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05 |
| 發明(設計)人: | 齋藤啟司;島田美穂 | 申請(專利權)人: | 萱場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16F9/53 | 分類號: | F16F9/53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達劉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劉新宇;張會華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粘性 流體 緩沖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磁粘性流體緩沖器,該磁粘性流體緩沖器利用了表面的粘性因磁場的作用而改變的磁粘性流體。
背景技術
作為安裝于汽車等車輛的緩沖器,存在通過使磁場作用于供磁粘性流體通過的流路來使磁粘性流體的表面粘性改變由此使阻尼力改變的緩沖器。
在JP2007-239982A中公開了在裝入有磁粘性流體的缸體的軸向的兩端部安裝有永磁體的磁粘性流體減震器。該磁粘性流體減震器在缸體的外周設置磁軛件,活塞和活塞桿的一部分由強磁性體形成。在該磁粘性流體減震器中,在活塞位于中立區域時,永磁體的磁力不作用于磁粘性流體。另一方面,在活塞越過中立區域而行進時,從永磁體經由活塞桿、活塞以及磁軛件而形成磁電路。由此,永磁體的磁力作用于活塞與缸體之間的磁粘性流體,磁粘性流體的粘度增高,阻尼系數增大。
發明內容
但是,對于JP2007-239982A所記載的磁粘性流體減震器,在活塞越過中立區域而行進時,永磁體的磁力作用于磁粘性流體,從而阻尼系數大幅改變。因此,對于該磁粘性流體減震器,在活塞位于中立區域時以及活塞越過中立位置時,磁粘性流體的粘度、即阻尼系數階段性地改變。此外,由于采用磁粘性流體覆蓋磁場產生裝置周圍的構造,因此磁場產生裝置所產生的磁場容易擴散,無法使磁力高效地作用于磁粘性流體。
本發明是鑒于上述問題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磁體安裝于缸體的磁粘性流體緩沖器,該磁粘性流體緩沖器通過使磁力高效地發揮作用來使阻尼系數相對于活塞的沖程量連續地改變。
根據本發明的某一技術方案,提供一種使用粘性因磁場的作用而改變的磁粘性流體的磁粘性流體緩沖器,該磁粘性流體緩沖器包括:筒狀的缸體,其由非磁性體形成,且在該筒狀的缸體的內周裝入有磁粘性流體;活塞,其由非磁性體形成,在該活塞與上述缸體的內周之間具有能夠供磁粘性流體通過的間隔,且該活塞以滑動自如的方式配置在述缸體內;活塞桿,其連結上述活塞;以及磁體部,其安裝于上述缸體而使磁場作用于上述缸體內;上述磁體部包括:永磁體,其具有沿著上述缸體的外周而成的內周形狀;以及環狀構件,其由磁性體形成,且配置在上述永磁體的外周側。
以下,參照附圖詳細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及本發明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磁粘性流體緩沖器的剖視圖。
圖2A是圖l的IIA-IIA剖視圖。
圖2B是用于說明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磁粘性流體緩沖器的永磁體的圖。
圖3是用于說明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磁粘性流體緩沖器的作用的圖表。
圖4A是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磁粘性流體緩沖器的活塞、缸體以及磁體部的剖視圖。
圖4B是用于說明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磁粘性流體緩沖器的永磁體的圖。
圖5A是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磁粘性流體緩沖器的變形例的活塞、缸體以及磁體部的剖視圖。
圖5B是用于說明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磁粘性流體緩沖器的變形例的永磁體的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
首先,參照圖1,說明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磁粘性流體緩沖器100的整體結構。圖1是磁粘性流體緩沖器100的剖視圖。
磁粘性流體緩沖器100是通過使用粘性因磁場的作用而改變的磁粘性流體來使針對沿軸向施加的力的阻尼系數能夠改變的阻尼器。磁粘性流體緩沖器100形成為,其阻尼系數根據活塞21的沖程量而成比例地改變。
磁粘性流體緩沖器100包括:筒狀的缸體10,在其內周裝入有磁粘性流體;活塞21,其以沿缸體10的軸向滑動自如的方式配置在缸體10內;活塞桿22,其連結活塞21;以及磁體部30,其固定于缸體10的外周而使磁場作用于缸體10內。
裝入到缸體10內的磁粘性流體是表面的粘性因磁場的作用而改變的液體,且是使具有強磁力的微粒分散在油等液體中而成的液體。磁粘性流體的粘度根據所作用的磁場的強度而改變,且在未受到磁場影響的情況下最低。
缸體10包括:圓筒部11,其形成為在該圓筒部11的兩端具有開口部的圓筒狀;以及頭部構件12和底部構件13,其安裝在圓筒部11的兩端的開口部。
圓筒部11具有螺紋接合部11a和螺紋接合部11b,該螺紋接合部11a形成于一側的開口部的內周,該螺紋接合部11b形成于另一側的開口部的內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萱場工業株式會社,未經萱場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8002474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