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將工業交通工具的駕駛室錨固到其自身底盤的錨固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80023808.0 | 申請日: | 2012-05-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87781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26 |
| 發明(設計)人: | 羅密歐·德莫里;斯特凡諾·佐尼奧 | 申請(專利權)人: | 依維柯公司;德莫里吉安卡羅工業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33/07 | 分類號: | B62D33/07;B62D3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惠磊;鄭霞 |
| 地址: | 意大*** | 國省代碼: | 意大利;IT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工業 交通工具 駕駛室 錨固 自身 底盤 裝置 | ||
發明領域
本發明涉及具有中等和/或高容量的工業交通工具的生產的領域。更具體地,本發明涉及用于將工業交通工具的翻轉式駕駛室(tilt?cab)錨固到交通工具自身的底盤的錨固裝置。
現有技術的描述
在具有中等和/或高容量的工業交通工具的生產的領域中,已知的是這樣的交通工具的一些型號利用相對于底盤的向前翻轉式駕駛室。這樣的解決方案目標在于允許便于接近發動機或放置在駕駛室自身的下面的其它部件。還已知的是,利用用于將駕駛室錨固到底盤的裝置。具體地,這樣的裝置具有第一“錨固”操作構造,其中它們將駕駛室穩固地錨固到底盤,而在它們的第二“釋放”構造中,它們允許駕駛室自身翻轉。
傳統的錨固裝置通常包括兩個主要部件,即,結合銷和鎖定單元。這些部件中的一個被連接到駕駛室,而另一個被連接到支撐駕駛室自身的工業交通工具的底盤。
本領域中已知的一個解決方案提供了鎖定單元,該鎖定單元包括由一對金屬平行側翼形成的盒子,該對金屬平行側翼限定結合銷所插入的凹槽。鎖定單元還包括鉸接在盒子的側翼之間的結合桿。這樣的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樞轉,在所述第一位置中該桿將結合銷阻擋在盒子的凹槽中,在所述第二位置中,結合銷不再被限制在凹槽9中。這樣的情況基本上允許駕駛室相對于底盤翻轉運動。
這樣的鎖定單元還包括作用于結合桿的抑制桿(check?lever)。具體地,抑制桿也在至少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樞轉,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抑制桿將結合桿保持在以上所描述的第一位置中,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抑制桿不作用于結合桿。具體地,抑制桿由于作用于桿自身的彈性元件所施加的力而保持在第一操作位置。這樣的鎖定單元還包括致動器,其具有使抑制桿向第二操作位置樞轉的功能以便從結合桿釋放抑制桿,允許結合桿相應于彈性元件的作用向第二操作位置快速地樞轉。
以上描述的解決方案是本領域已知的,但是其具有許多缺點,第一點涉及裝置的有限的可靠性。如所觀察到的,實際上,抑制桿的操作臂作用于結合桿,對結合桿自身的臂施加壓縮。具體地,抑制桿作用于結合桿的臂,其并不直接阻止結合銷的釋放。
已觀察到,由于這種操作情況,牽引力實際上被銷吸收,結合桿圍繞該銷樞轉。因此,為了使銷吸收這樣的力,必須增加結合桿的銷和盒子的側翼這兩者的厚度。這樣的解決方案有必要確保鎖定單元具有足夠的強度和可靠性。然后,這個方面是非常關鍵的,因為它直接增加裝置的生產成本。增加盒子的側翼的厚度意味著嚴重地并且負面地影響所使用的材料的數量,且因此嚴重地并且負面地影響錨固裝置的總體重量。
此外,已觀察到,受抑制桿的作用影響的結合桿的表面是在機構被重新設置時與結合銷接觸的部分。因此,這樣的表面不斷地遭受表面磨損,這負面地影響了結合桿的壽命和可靠性。
另一個極其負面的方面涉及觸發抑制桿的致動器的位置,因此確定結合桿的樞轉且相應地確定結合銷的釋放。這樣的致動器作用于抑制桿的第二臂,所述第二臂與作用于結合桿的相同桿的第一臂是相對的。考慮到兩個桿之間的相互作用原理,致動器必須相對于容納盒的縱向方向沿著傾斜的方向放置,使得顯著地影響鎖定單元的縱向延伸且因此顯著地影響其整體體積。在該技術領域中,強烈地感受到對“緊湊的”錨固裝置的需求,并且,由于設計、成本以及便于使用的原因,這樣的需求尚未實現。根據以上所提到的考慮,對具有有限數目的部件但是相對于已知的解決方案具有改善的緊湊度和機械阻力的新的錨固裝置的需求是明顯的。
發明概述
在這些考慮的基礎之上,本發明的主要任務是提供允許克服以上所提到的缺陷的錨固裝置。在這個任務的范圍內,本發明的第一目標是提供相對于用于相同目的的已知的裝置具有改善的機械阻力特性的錨固裝置。本發明的另一個目標是提供具有特別緊湊的構造的裝置,即提供具有有限的體積和有限的重量的裝置。尤其,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可靠的且易于以競爭性成本制造的錨固裝置。
這個任務和這些目標利用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錨固裝置來實現。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依維柯公司;德莫里吉安卡羅工業公司,未經依維柯公司;德莫里吉安卡羅工業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8002380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