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碳化硅縱型場效應晶體管有效
| 申請號: | 201280015887.0 | 申請日: | 2012-04-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60390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3-08 |
| 發明(設計)人: | 原田祐一;原田信介;星保幸;巖室憲幸 | 申請(專利權)人: | 富士電機株式會社;獨立行政法人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H01L29/78 | 分類號: | H01L29/78;H01L29/12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張莉 |
| 地址: | 日本神奈***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碳化硅 場效應 晶體管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碳化硅縱型場效應晶體管。
背景技術
縱型的MOSFET(MOS電場效應晶體管)那樣的碳化硅縱型場效應晶體管(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作為形成于碳化硅基板上的開關元件,一直以來被用于半導體裝置中。在本說明書中例示了碳化硅縱型MOSFET作為碳化硅縱型場效應晶體管來進行說明,但本發明當然并不限于此。
圖6中表示作為以往的碳化硅(以下簡稱為“SiC”。)電場效應晶體管之一的N溝道MOSFET的截面構造。
在N型SiC基板1的表面形成N型SiC層2,在該N型SiC層2的表面形成多個P型區域3,在P型區域3的表面形成N型源極區域4和P型接觸(contact)區域5,進而在N型源極區域4和P型接觸區域5的表面上形成源極電極8。此外,在N型源極5間的P型區域3與N型SiC層的表面上經由柵極絕緣膜6形成柵極電極7。此外,在背面側形成漏極電極9。
此外,圖7為在表面上采用P型SiC層所形成的其他的N溝道MOSFET的截面構造圖。在N型SiC基板1的表面形成N型的SiC層2,在該N型SiC層2的表面形成多個P型區域10。進而在表面上形成P型SiC層11。進而在沒有形成P型區域10的N型SiC層2上的P型SiC層11上形成N型區域12,進而在P型碳化硅層11的表面上形成N型源極區域4和P型接觸區域5,進而在N型源極區域4與P型接觸區域5的表面上形成源極電極8。此外,在N型源極5間的P型區域3與N型碳化硅層表面上經由柵極絕緣膜6形成柵極電極7。此外在背面側形成漏極電極9。
在圖6以及圖7構造的MOSFET中,相對于源極電極8而言,在對漏極電極9施加了正電壓的狀態下對柵極電極7施加柵極閾值以下的電壓的情況下,由于P區域3與N型SiC層2或者P型SiC層11與N型區域12之間的PN結是被逆偏置的狀態,因此不流動電流。
另一方面,如果對柵極電極7施加柵極閾值以上的電壓,則通過在柵極電極7正下方的P型區域3或者P型SiC層11的表面上形成反轉層,從而流動電流,因此通過對柵極電極7施加的電壓能夠進行MOSFET的開關動作。
但是,在對漏極電極施加了高電壓的情況下,尤其在MOSFET截止等時處于對漏極電極施加了高電壓的狀態。此時如果對柵極絕緣膜施加大的電場,則有時柵極絕緣膜的絕緣破壞和柵極絕緣膜的可靠性顯著降低。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JP特開平11121748號公報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課題在于,在對漏極電極施加了高電壓時,實現不會對柵極絕緣膜施加大的電場,能夠提高柵極絕緣膜的破壞耐量的碳化硅縱型場效應晶體管。
用于解決課題的手段
上述的課題,通過以下的碳化硅縱型場效應晶體管被解決。
(1)、一種碳化硅縱型場效應晶體管,具備:
第1導電型的碳化硅基板和在該第1導電型碳化硅基板表面上形成的低濃度的第1導電型碳化硅層;
在該第1導電型碳化硅層表面上選擇地形成的第2導電型區域;
在該第2導電型區域內形成的第1導電型源極區域;
在第2導電型區域內的第1導電型源極區域之間形成的高濃度的第2導電型區域;
與該高濃度的第2導電型區域以及第1導電型源極區域電連接的源極電極;
在從形成于相鄰的第2導電型區域上的第1導電型源極區域到第2導電型區域以及第1導電型碳化硅層上所形成的柵極絕緣膜;
形成于該柵極絕緣膜上的柵極電極;和
在第1導電型碳化硅基板的背面側上的漏極電極,
該碳化硅縱型場效應晶體管在第2導電型區域與第1導電型碳化硅層之間設置雪崩產生單元。
(2)、一種碳化硅縱型場效應晶體管,具備:
第1導電型的碳化硅基板和在該第1導電型碳化硅基板表面上形成的低濃度的第1導電型碳化硅層;
在該第1導電型碳化硅層表面上選擇地形成的第2導電型區域;
在該第2導電型區域內形成的第1導電型源極區域;
在第2導電型區域內的第1導電型源極區域之間形成的高濃度的第2導電型區域;
與該高濃度的第2導電型區域以及第1導電型源極區域電連接的源極電極;
在從形成于相鄰的第2導電型區域上的第1導電型源極區域到第2導電型區域以及第1導電型碳化硅層上所形成的柵極絕緣膜;
形成于該柵極絕緣膜上的柵極電極;和
在第1導電型碳化硅基板的背面側上的漏極電極,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富士電機株式會社;獨立行政法人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未經富士電機株式會社;獨立行政法人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8001588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