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薄板部件用密封件有效
| 申請號: | 201280015205.6 | 申請日: | 2012-03-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4351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1 |
| 發明(設計)人: | 上田彰;高橋謙一;藤井充史;河村徹也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本華爾卡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16J15/10 | 分類號: | F16J15/10;F16J15/06;H01M8/02;H01M8/1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胡曉萍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薄板 部件 密封件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薄板部件用密封件,這種密封件譬如用于將氧化還原液流電池、燃料電池、鉛蓄電池等二次電池的電池單元等薄板部件、以及濾波器(filter)等薄板部件之間進行密封。
背景技術
目前,例如燃料電池等二次電池采用圖19所示的結構.
圖19是示意地表示現有燃料電池結構的局部放大立體圖。
如圖19所示,燃料電池100具有正極電極(空氣極)102和負極電極(燃料極)104,在這些正極電極102和負極電極104之間配置了能讓離子通過的電解質106。
另外,如圖19中A部的放大圖、即圖20(A)所示,該正極電極102由碳精電極102a和白金催化劑102b構成。同樣地,如圖19中B部的放大圖、即圖20(B)所示,負極電極104由碳精電極104a和白金催化劑104b構成。
而且正極電極102和負極電極104具有讓氣體通過的結構,能夠使反應所需的氧氣和氫氣通過其中。
并且,在正極電極102的外側配置了正極電極用隔離板108,在該正極電極用隔離板108的面對正極電極102的一側形成了用于向正極電極102供給空氣的空氣供給用槽108a。
另一方面,在負極電極104的外側配置了負極電極用隔離板110,在該負極電極用隔離板110的面對負極電極104的一側形成了用于向負極電極104供給氧氣的氧氣供給用槽110a。
用這些正極電極用隔離板108、正極電極102、電解質106、負極電極104以及負極電極用隔離板110構成了電池單元112。
如圖21所示,通過將多個這樣的電池單元112層疊后形成層疊結構來構成燃料電池100。
而為了防止電解質106內的電解液、在正極電極用隔離板108的空氣供給用槽108a中流動的空氣、以及在負極電極用隔離板110的氧氣供給用槽110a中流動的氧氣向外泄漏,要用密封件將電池單元112之間密封。
關于這種密封結構,例如在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許第3682244號公報)中提出了在電池單元框架與電池單元之間配置密封件的密封結構。
即,專利文獻1是在上下的各電池單元框架的兩面上形成內側密封槽和外側密封槽,共計四個密封槽,并且在這些密封槽中安裝由共計四個O型環構成的密封件。即,在上下的電池單元框架上共計八個密封槽中安裝共計八個密封件。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許第3682244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然而,采用這種傳統的密封結構,必須在各個電池單元框架上形成內側密封槽和外側密封槽共計四個密封槽,這樣不但結構復雜,而且制造工序繁瑣,成本較高。
而且需要共計四個密封件,零件數量多,同時必須一邊將這些密封件安裝到密封槽中,一邊用電池單元框架夾持著電池單元進行組裝來構成電池單元框架夾持體,非常麻煩,費時費力。
還有,由于要在電池單元框架的兩面上形成內側密封槽和外側密封槽共計四個密封槽,因此電池單元框架的厚度會增厚,會導致燃料電池自身大型化且重量增加。
而一旦電池單元框架的厚度如上述那樣增厚,電池單元框架夾持體的層疊片數就會減少,導致電池容量低下。
本發明鑒于這種現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薄板部件用密封件,其能夠用更薄且數量較少的密封件將薄板部件之間有效地密封,能夠使使用這種密封件的裝置自身實現小型化和輕量化,并且容易組裝,還能夠降低成本。
本發明的目的還在于提供一種薄板部件用密封件,在用于例如氧化還原液流電池、燃料電池、鉛蓄電池等二次電池的電池單元等薄板部件時,無需如目前那樣形成密封槽,密封性良好,能夠實現裝置自身的小型化和輕量化,并且容易組裝,還能夠降低成本,而且能夠增加電池單元的層疊片數,能提高電池容量。
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
為了解決傳上述傳統技術的問題并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薄板部件用密封件是用來將薄板部件之間進行密封的環狀的薄板部件用密封件,其特征是,包括:側部密封本體部,該側部密封本體部配置于上述薄板部件的側部;以及一對腳密封部,該一對腳密封部從上述側部密封本體部分支成雙叉狀,并且分別配置在上述薄板部件的正反兩面上。
采用上述結構,利用分支成雙叉狀且分別配置在薄板部件的正反兩面上的一對腳密封部,能夠將薄板部件的正反兩面與對方部件之間加以密封,例如在將薄板部件層疊的場合,就能將薄板部件之間加以密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本華爾卡工業株式會社,未經日本華爾卡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8001520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超斷熱外開窗的外框結構
- 下一篇:門框勾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