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熱塑性樹脂組合物及其成型品有效
| 申請號: | 201280010485.1 | 申請日: | 2012-0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0309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20 |
| 發明(設計)人: | 橫江牧人;山下浩平;堀內俊輔;山內幸二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麗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C08L101/00 | 分類號: | C08L101/00;B29C45/00;C08K5/06;C08K7/02;C08L7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師事務所 11247 | 代理人: | 段承恩;田欣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塑性 樹脂 組合 及其 成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熱塑性樹脂組合物,通過配合具有特定的環結構的環狀聚苯醚酮混合物,來提供具有優異的流動性和高的結晶化特性、透明性,并且在樹脂成型品、片、膜、纖維和管等的熔融加工時的加工性優異的熱塑性樹脂組合物。
背景技術
熱塑性樹脂,特別是機械特性、耐熱性優異的工程塑料發揮其優異的特性而在各種用途中被使用。例如,聚酰胺樹脂、聚酯樹脂由于機械特性與韌性的平衡優異,因而在以注射成型用為中心的各種電氣電子部件、機械部件和汽車部件等用途中被使用,聚酯樹脂中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以下簡稱為PB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以下簡稱為PET)發揮成型性、耐熱性、機械性質和耐化學性而廣泛用作汽車、電氣電子設備的連接器、繼電器、開關等工業用成型品的材料。此外,聚碳酸酯樹脂等非晶性樹脂發揮其透明性、尺寸穩定性而在以光學材料、家庭電氣設備、OA設備和汽車等各部件為代表的廣泛領域中使用。
然而,近年來,作為為了應對與汽車大型部件、各種OA設備的模塊化、輕量化相伴隨的成型品薄壁化而使用的材料,要求熔融加工時的流動性的提高,即熔融粘度的降低。此外另一方面,在膜、纖維等的用途中精密加工的要求也提高,同樣地要求流動性的提高。在加工成纖維、膜等時,由于來源于樹脂粘度的熔融加工時的樹脂壓力的影響、固化特性等的影響,發生口模壓力的變化。因此,在絲加工的情況下,發生絲的粗細偏差、斷線的問題,特別是在極細加工中,這些問題是致命傷。在膜加工的情況下,發生膜的厚度偏差等,特別是存在膜的薄膜加工變得困難這樣的課題。此外纖維、膜加工時的滯留時間比注射成型等的滯留時間長,發生樹脂組合物的滯留穩定性的問題、滯留時的分解氣體發生的問題,其結果是,絲加工時存在斷線的問題,膜加工時存在氣泡缺陷的問題。為了提高流動性,通過提高加工溫度來降低樹脂粘度這樣的方法是一般的方法,但存在由高溫化引起的滯留穩定性的降低這樣的問題,因此僅通過加工溫度難以兼有由流動性的提高帶來的加工性的提高和滯留穩定性的提高。此外,一般而言,伴隨樹脂的分子量降低的熔融粘度的降低引起機械強度的降低,因此期望在保持強度的狀態下提高流動性的技術。
可是近年來,芳香族環狀化合物由于基于其環狀分子形態所特有的性質的對高功能材料、功能材料的應用展開可能性,例如作為用于通過開環聚合合成高分子量直鏈狀高分子的有效單體的有效利用、作為由于不具有末端基因此抑制了與基體的反應的樹脂添加劑的應用等來源于其結構的特異性而近年來受到注目。其中,具有高的耐熱性和優異的化學穩定性的具有聚亞芳基醚酮結構的化合物基于上述的理由而特別受到注目,作為改性熱塑性樹脂的流動性、滯留穩定性等特性的添加劑的應用已經進行。
例如非專利文獻1中,公開了由市售的具有直鏈結構的聚苯醚酮樹脂提出的環狀聚苯醚的結構和特性。然而,該環狀聚苯醚相對于直鏈聚苯醚酮樹脂存在至多不過0.2重量%,關于由含有環狀聚苯醚帶來的效果、特性變化,還不明確。此外公開的化合物是熔點為330℃左右的高熔點化合物,也存在可以作為改性劑而使用的熱塑性樹脂受限這樣的問題。
非專利文獻2中公開了環狀聚苯醚酮的合成方法和生成物的特性,具體記載了:使兩末端具有羥基的線狀聚苯醚酮低聚物與兩末端具有氟基的線狀聚苯醚酮低聚物反應的方法、和所生成的環狀物的熔點,但關于將所得的環狀聚苯醚酮添加在熱塑性樹脂中的情況下的效果、特性,沒有任何記載。此外,非專利文獻2的方法中,由于使用鏈長較長的低聚物作為原料,因此所得的環狀聚苯醚酮混合物為環狀聚苯醚酮的重復數m為3和/或6的物質,僅可以獲得熔點超過270℃的環狀聚苯醚酮。更具體記載了,由上式所示的線狀低聚物(由苯環成分4單元構成的兩末端羥基低聚物和由苯環成分5單元構成的兩末端氟基低聚物)獲得的環狀聚苯醚酮僅由環狀3聚體(m=3)和環狀6聚體(m=6)構成,它們分別是具有熔點366℃、324℃的環狀聚苯醚酮,該情況下也存在可以作為樹脂改性劑使用的熱塑性樹脂受限這樣的問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麗株式會社,未經東麗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8001048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