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觸控手套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749763.2 | 申請日: | 2012-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87607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31 |
| 發明(設計)人: | 葉青芬 | 申請(專利權)人: | 葉青芬 |
| 主分類號: | A41D19/00 | 分類號: | A41D19/00;G06F3/0354 |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吳輝輝;徐關壽 |
| 地址: | 3220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手套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手套。
目前市售觸摸屏一般分為兩類:電阻屏和電容屏。
電阻屏特點為軟屏,原理是手指按壓屏幕,雙層屏幕間距離改變,導致屏幕電阻值改變,獲得觸摸信息。
電容屏特點為硬屏,原理是手指接觸與屏幕形成電容,手指和屏幕之間的電容改變來獲得觸摸信息。
電容屏較電阻屏更加靈敏,不需要用力按壓屏幕,支持多點觸摸,而且壽命更長,抗壓能力更強,屏幕不易刮花。所以電容屏的應用更為廣泛,在筆記本電腦的手寫板和手控鼠標板、高端的手機當中都有應用。然而其缺陷在于必須要用人手接觸,在寒冷的冬天,帶手套的人們必須要摘掉手套,然后進行觸控,這樣手擱置在手套外面久了,手就容易凍傷。所以能否找到一種辦法在不摘除手套的情況下觸控電容屏。
中國專利文獻CN201898909?記載了一種觸控手套,包括手掌部,在所述手掌部一端形成具有開口的手腕部,另一端形成具有獨立五指套的手指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手指部上至少在一個指套前端形成一具有導電功能的觸點區,所述觸點區至少覆蓋住手指指尖部分。在指尖部位的手套上設置導電的觸點區,利用該觸點區使得手指還能與電容屏工作面形成一個耦合電容,實現觸控操作。其認為手套是用于保暖的,而具有導電功能的觸點區保暖功能要較手套上其他區域要差的多,況且成本也較手套上其他區域要來的高,所以觸點區整體面積不宜過大,因為人觸控電容屏用的最多的是人手的指尖部位,所以觸點區僅需要設置在指尖部位。
然而該技術方案仍存在以下缺點:
1、觸點區仍過大;
2、工藝較為復雜,需要一套工藝要求較高的生產設備才可以進行生產。
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觸控手套,普通手套經過簡單加工即可成為觸控手套,同時還得出最佳的觸控面積,有效節約了成本。
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觸控手套,普通手套經過簡單加工即可成為觸控手套,同時還得出最佳的觸控面積,有效節約了成本。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技術方案是:
一種觸控手套,包括手掌部和具有獨立五指套的手指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指部中拇指、食指和中指的指套前端含有觸點區。由于現有的電容屏的觸控操作一般不超過三點,因此單手手套只需要設置三個觸控區即可滿足觸控要求。
所述觸點區設在指套前端的內側面。觸控的操作需要與屏幕接觸,因此,指套前端的背部基本上不會用于觸控,因此僅設于內側面的觸點區即可滿足要求。
所述觸點區為套接在指套前端的套筒。為了解決現有手套無法升級為觸控手套的難題,本方案提供的為在普通手套的指套部第一指節處套接一個套筒,可方便地達到普通手套的升級目的。
所述觸點區為縫合于指套前端內側面的一塊金屬混紡布片。這種方式也可方便地達到普通手套的升級目的。
所述觸點區長度占整個指套長度的四分之一。觸點區如果長度過大會引起誤操作的風險,因為無論是觸點區還是指套的其他部分均為軟性材料,使用時有可能產生部分褶皺,而這種褶皺可能影響手指與電容屏工作面之間的耦合電容。因此為了避免這種風險的發生,本方案最佳地將觸控區設為整個指套長度的四分之一,在多次實驗以后證明該長度下產生上述褶皺的風險極低。
所述觸點區紗線組織結構中包含金屬紗線。為了能產生耦合電容,在手套的編織紗線中混入金屬紗線混紡即可。
圖1為本實用新型觸控手套結構示意圖。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如圖1所示,觸控手套包括手掌部1和手指部2,手指部2包含指根部20和指套部21,其中指套部21長度a為指根部20長度b的三分之一。指套部21為觸控區,可由單獨的金屬紗線混紡布片縫合在普通手套的指尖部,或該部分為手套整體紡織而成,或由一個套筒套接固定而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葉青芬,未經葉青芬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74976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