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小兒手部外傷縫合固定板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746962.8 | 申請日: | 2012-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82251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2 |
| 發明(設計)人: | 李鳳娟;曹現霞;楊治樂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鳳娟 |
| 主分類號: | A61B19/00 | 分類號: | A61B19/00;A61G13/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76800***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小兒 外傷 縫合 固定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固定板,特別是一種適用于手術室小兒手部外傷縫合的小兒手部外傷縫合固定板。?
背景技術
在手術室實施小兒手部外傷縫合的過程中,往往需要對患兒的手部進行固定,以免在手術實施過程中因小兒手部的移動,對手術的實施造成影響。?
在手術室進行小兒手部外傷縫合時,采用的傳統固定方法是用固定板加膠布固定,但是這種方法在具體實施時存在以下諸多的技術缺陷:①膠布牽拉固定過緊,容易造成小孩細嫩皮膚出現張力性水泡致皮膚受損,如果固定不緊,手板易移位,松脫,造成手臂活動后漏針,這樣即增加了患兒的痛苦,同時也給醫護人員工作帶來不便;②護士為了使固定更加牢固,往往會增加膠布的數量來固定手部,膠布取下后皮膚上會留下黑印,增加細菌滋長,同時可能會導致患兒手部皮膚皺褶。?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任務是針對以上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手術室小兒手部外傷縫合專用的小兒手部外傷縫合固定板。?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小兒手部外傷縫合固定板,包括手形固定板和捆綁帶,所述手形固定板的一側固定有捆綁帶,?捆綁帶的一端繞過手形固定板底面延伸到手形固定板的另一側,所述捆綁帶設置在手腕部和手指根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形固定板表面設有手形凹槽。?
上述捆綁帶為彈力帶,所述捆綁帶兩端設有粘扣。?
上述手形凹槽上設有海綿墊層。?
上述手形凹槽的深度為0.5~1cm。?
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手形固定板固定有捆綁帶,捆綁帶設置在手腕部和手指根部,所述手形固定板表面設有手形凹槽,避免了手術縫合過程中因手部移動對手術造成的影響,減少了患兒的痛苦,降低了醫護人員工作難度,同時也增加了舒適度。?
2、手形凹槽上設有海綿墊層,手形凹槽的深度為0.5~1cm,接近小兒手掌的厚度,增加了手形固定板舒適度和牢固性。?
3、結構簡單、造價便宜、舒適度高,便于推廣和使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手形固定板1和捆綁帶2,所述手形固定板1的一側固定有捆綁帶2,捆綁帶2的一端繞過手形固定板1底面延伸到手形固定板1的另一側,所述捆綁帶2設置在手腕部和手指根部;所述手形固定板1表面設有手形凹槽3,手形凹槽3上設有海綿墊層(圖中未標示),避免了手術縫合過程中因手部移動對手術造成的影響,減少了患兒的痛苦,降低了醫護人員工作難度,同時也增加了舒適度。?
所述捆綁帶2為彈力帶,所述捆綁帶兩端設有粘扣4,增加了固定的牢固性。?
所述手形凹槽3的深度為0.5~1cm,接近小兒手掌的厚度,增加了舒適度和牢固性。?
需要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的特定實施方案已經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描述,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對它進行的各種顯而易見的改變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鳳娟,未經李鳳娟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74696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骨關節固定夾持裝置
- 下一篇:一種新型嬰兒放心睡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