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移動終端外殼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746221.X | 申請日: | 2012-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19343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25 |
| 發明(設計)人: | 王芳;劉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握奇數據系統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M1/02 | 分類號: | H04M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寶筠 |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陽***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移動 終端 外殼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移動通訊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移動終端外殼。
背景技術
SIM卡是(Subscriber?Identity?Module客戶識別模塊)的縮寫,也稱為智能卡、用戶身份識別卡,數字移動電話機(即手機)必須裝上此卡方能使用。SIM卡早已廣泛的普及到日常生活當中,為人所熟知。長期以來,國內的通訊運行商為用戶提供的SIM卡都是尺寸為25mm×15mm的標準SIM卡。而且直到目前為止,市場上絕大多數的手機的SIM卡卡槽也是針對標準SIM卡的尺寸來設計的。但是,近年來一些新款手機改換了原有的卡槽設計,轉而采取了針對Micro?SIM卡或Nano?SIM卡卡槽設計方案。Micro?SIM卡的尺寸為12x15mm,面積僅相當于標準SIM卡的一半;Nano?SIM卡則更小更薄。不過目前來看,雖然Micro?SIM卡或Nano?SIM卡相比于傳統的標準SIM卡來說占用空間更小,使用更方便,但由于標準SIM卡沿用多年,普及十分廣泛,適用度極高,手機廠商、運營商及用戶等諸多方面均沒有第一時間的針對新款SIM卡大規模的革新;兩款新式SIM卡的推廣和普及還需要一個過程。事實上,現階段市場上應用兩款新式SIM卡的手機主要是蘋果公司的iphone4、iphone4s及iphone5。
非接觸式IC卡又稱射頻卡,一般是將IC芯片和感應天線封裝在一個標準的PVC卡片內而構成的。非接觸式IC是近幾年來才得到發展的一項新技術,它成功的將射頻識別技術和IC卡技術結合,是電子器件領域的一大突破。非接觸式IC卡靠近讀寫器表面,即可以在一定距離范圍(通常為5-10mm)通過無線電波的傳遞來完成數據的讀寫操作。非接觸式IC卡主要應用在支付領域,例如公交卡。相比于接觸式的IC卡,有著可靠性和適用性高、操作快捷、加密性能好等優點。
基于非接觸式IC卡的上述優點,進而將移動終端的智能卡也同樣開發出了類似的非接觸功能,以便實現利用移動終端直接完成非接觸式的支付功能。支持非接觸功能的智能卡只需加裝一個天線,即可實現非接觸功能。但是就現階段的實際情況而言,雖然廠商商已經能夠提供支持非接觸功能的智能卡,但市場上的多數移動終端還不能支持非接觸功能,也就是移動終端本身不能為智能卡加裝天線,假如在智能卡本身上加裝天線,便改變了智能卡的形狀和尺寸,又妨礙智能卡正常的插入移動終端智能卡卡槽;所以普通移動終端即使使用了支持非接觸功能的智能卡,依然無法利用非接觸功能完成支付。
目前還不存在一種簡單實用的設備,能夠幫助普通手機實現非接觸功能。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移動終端外殼,借助該移動終端外殼以實現普通手機的非接觸功能。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有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移動終端外殼,所述移動終端外殼掛載天線,所述天線連接移動終端的智能卡,發射射頻信號。
所述移動終端外殼還包括:
智能卡卡座,用于固定智能卡,并為智能卡傳輸信息,并連接轉接板;
轉接板,用于插入移動終端的智能卡卡槽中,并連接智能卡卡座;
所述智能卡卡座通過與轉接板連接來交互移動終端與智能卡之間的信息。
所述轉接板尺寸與移動終端的智能卡卡槽匹配。
所述智能卡具體為:
標準SIM卡、Micro?SIM卡、Nano?SIM卡、SD卡或TF卡;所述智能卡卡座尺寸與智能卡匹配。
所述天線包括:RF線圈。
通過以上技術方案可知,本實用新型存在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利用所述移動終端外殼上掛載的天線連接智能卡,從而實現智能卡的非接觸功能。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移動終端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所述移動終端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握奇數據系統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握奇數據系統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74622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