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發動機進氣系統引氣管,尤其是一種適用于車載發動機進氣系統的引氣管總成,屬于燃燒發動機技術領域。
隨著汽車制造技術的進步,汽車整車布置日趨緊湊,而布置在車輛有限機艙空間內的發動機進氣系統引氣管路,不僅要滿足發動機進氣量要求,而且還要控制進氣噪聲,以改善車輛的NVH性能。由于目前大多數汽車發動機采用渦輪增壓技術,使進氣管路除受發動機氣缸自身噪聲影響外,由渦輪增壓系統所產生的高頻噪聲亦成為引氣管設計中必須考慮的問題。同時,大部分乘用車空氣濾清器固定變速器之上,在發動機進氣系統工作時,空氣濾清器與引氣管出口會發生相對運動,因此需通過柔性結構連接來避免對進氣管路的損壞。
為了降低發動機的進氣阻力,一些車載發動機將進氣系統引氣管結構設計得簡單平直,但此種進氣系統引氣管存在著消除燥聲能力弱的缺陷;為滿足消聲降噪要求,有些車載發動機將進氣系統引氣管路設計得狹長、崎嶇,由于該進氣系統引氣管結構復雜,氣流導通不暢,增加了進氣阻力,致使發動機在高原環境工作時,會有喘振現象發生;另外部分車型由于引氣管上缺少柔性連接結構,在車輛運行過程中,當空氣濾清器與引氣管產生相對運動時,極易損壞引氣管路。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之弊端,提供一種能充分利用機艙空間,既能滿足發動機進氣量要求,又能降低引起管路噪聲,提升整車NVH性能的汽車發動機進氣系統引氣管總成。
本實用新型所述問題是以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汽車發動機進氣系統引氣管總成,它包括引氣管主體、第一諧振腔、第二諧振腔、穿孔板、引氣管支架和附屬支架,所述引氣管主體前端設有橫向矩形結構的進氣口,在引氣管主體末端安裝波紋管,所述波紋管另一端與空氣濾清器進口匹配安裝。
一種汽車發動機進氣系統引氣管總成,它包括引氣管主體、第一諧振腔、第二諧振腔、穿孔板、引氣管支架和附屬支架,所述引氣管主體前端設有橫向矩形結構的進氣口,在引氣管主體末端安裝波紋管,所述波紋管另一端與空氣濾清器進口匹配安裝。
上述汽車發動機進氣系統引氣管總成,所述第一諧振腔通過第一諧振腔導管與引氣管主體連通,它通過第一諧振腔安裝支架固定在車體上,第一諧振腔與第二諧振腔分布在引氣管主體的兩側。
上述汽車發動機進氣系統引氣管總成,所述第二諧振腔通過第二諧振腔導管與引氣管主體連通,它通過第二諧振腔安裝支架固定在車體上。
上述汽車發動機進氣系統引氣管總成,所述穿孔板布置在引氣管主體的下部,它貼附在引氣管主體的外壁上。
上述汽車發動機進氣系統引氣管總成,所述引氣管主體上集成有引氣管支架和附屬支架,所述引氣管支架與車體裝配,所述附屬支架與周邊管線匹配。
本實用新型在引氣管主體上設置兩個諧振腔及其導管,用于消除不同頻率范圍低頻噪聲;本實用新型在引氣管主體下部布置穿孔板,它緊緊依附于引氣管外壁,不僅能夠實現消除高頻噪聲的功能,而且使該汽車發動機進氣系統引氣管總成結構緊湊;本實用新型的引氣管采用橫向矩形結構進氣口,有利于降低進氣噪聲,在引氣管與空氣濾清器連接端通過以正弦函數生成的波紋管作為柔性連接結構,達到了消除由引氣管主體與空氣濾清器相對運動給引氣管路帶來損傷的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引氣管主體上集成了引氣管支架和附屬支架,通過引氣管支架將自身固定于車身,通過附屬支架對周邊管線定位,避免了周邊管路與引氣管主體的干涉。總之,本實用新型充分利用了機艙空間,在保證合理的進氣阻力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發動機進氣管路噪聲在引氣管中的聲學傳遞損失,降低了引氣口處噪聲,提升了整車的NVH性能。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3是圖1的A向視圖;
圖4是圖3的B向視圖。
圖中各標號清單為:1、進氣口,?2、第一諧振腔,2?1、第一諧振腔支架,?3、第二諧振腔,3?1、第二諧振腔支架,4、第二諧振腔導管,5、波紋管,6、引氣管支架,7、附屬支架,8、穿孔板,9、第一諧振腔導管,10、引氣管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