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去除漂浮物的污水處理池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744478.1 | 申請日: | 2012-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23626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14 |
| 發明(設計)人: | 李德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惠州市保家環境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21/02 | 分類號: | B01D21/02;B01D21/24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任海燕 |
| 地址: | 516001 ***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去除 漂浮 污水處理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污水凈化處理工藝裝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去除漂浮物的污水處理池。
背景技術
污水處理工藝就是對城市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的各種經濟、合理、科學、行之有效的處理工藝方法。污水處理被廣泛應用于建筑、農業,交通、能源、石化、環保、城市景觀、醫療、餐飲等各個領域,也越來越多地走進尋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現有污水工藝有很多,但是都有結構相對復雜、建造投資較大、維護使用成本高的缺點。比較典型的是:先通過粗格柵的原污水經過污水提升泵提升后,經過格柵或者砂濾器,之后進入沉砂池,經過砂水分離的污水進入初次沉淀池,以上為一級處理(即物理處理),初沉池的出水進入生物處理設備,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其中活性污泥法的反應器有曝氣池,氧化溝等,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法和生物流化床),生物處理設備的出水進入二次沉淀池,二沉池的出水經過消毒排放或者進入三級處理,一級處理結束到此為二級處理,三級處理包括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濾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析法。二沉池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初次沉淀池或者生物處理設備,一部分進入污泥濃縮池,之后進入污泥消化池,經過脫水和干燥設備后,污泥被最后利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專門針對水中具有漂浮污染物的污水處理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去除漂浮物的污水處理池,包括沉降池,沉降池相接設置有漂浮物清理池,隔離柵位于沉降池和漂浮物清理池之間,沉降池內設置有污水進水管,進水管對面下部設有帶濾網的出水管。?
所述隔離柵位于沉降池和漂浮物清理池之間,隔離柵上緣稍低于沉降池的水面。所述漂浮物清理池底部安裝有帶濾網的排水管。
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技術方案相比現有技術具有下述有益效果
該去除漂浮物的污水處理池針對性強,容易操作,結構簡單,建造維護成本低的優點。適合產生污水中只含有漂浮污染物如塑料粉末、橡膠粉末、輕質油類和其它輕質有機化工液體的小型、微型企業使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描述?。?
參見圖1,一種去除漂浮物的污水處理池,包括沉降池1,隔離柵2和漂浮物清理池3,沉降池中部引入污水進水管4,進水管對面下部設有帶濾網的出水管5。
漂浮物清理池3底部安裝帶濾網的污水排水管6。所述沉降池1為較大面積水池,可以使流入的污水穩定分層,上層漂浮物經過隔離柵2的上沿流入漂浮物清理池3,底層極少量的沉降物沉入池底,池底定期清理;所述隔離柵2位于沉降池1和漂浮物清理池3之間,把沉降池1和漂浮物清理池3隔成大、小兩部分,使用時隔離柵2上緣稍低于沉降池1的水面;所述漂浮物清理池3使用時水位低于隔離柵2上沿,池面積較小,方便池內的漂浮物定期取出、清理。?
該去除漂浮物的污水處理池針對性強,容易操作,結構簡單,建造維護成本低的優點。適合產生污水中只含有漂浮污染物如塑料粉末、橡膠粉末、輕質油類和其它輕質有機化工液體的小型、微型企業使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惠州市保家環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經惠州市保家環境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74447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活塞式標準體積管氣動彈簧部件
- 下一篇:新型防煙垢計量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