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編織袋搓開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744465.4 | 申請日: | 2012-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47580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10 |
| 發明(設計)人: | 劉志遠;張海濤;李宇輝;莫小軍;梁曉云;余雄文;趙一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眾和化塑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B43/26 | 分類號: | B65B43/26 |
| 代理公司: | 東莞市華南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雷利平 |
| 地址: | 525000 ***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編織袋 開機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創造涉及編織袋包裝生產線,具體涉及編織袋搓開機構。
背景技術
隨著制造工藝的進步,編織袋廣泛應用于蔬菜等農業產品包裝、食品包裝、日常生活用品包裝等包裝領域,其一般是以聚乙烯、聚丙烯樹脂等為主要原料,經擠出、拉伸成扁絲,再經織造、制袋而成的。由于其在生產過程中需要經過圓織、裁袋、縫包、編織等制造環節,制造流程較多,如果各個制造環節分別獨立生產(特別是部分環節仍采用手工生產),則生產效率較低,浪費較為嚴重,而且用工量大,工人勞動強度大,從而導致制造成本較高。為了提高生產效率,采用自動化流水線生產則必不可少。
由于在編織袋制袋工藝中存在溢料熱切等因素,有時會出現袋片中縫兩面和袋口兩面粘連的現象,影響到編織袋包裝的進料和開口,目前的處理辦法是靠工人逐條從袋口往袋里撕開,費時費工。
發明內容
本發明創造的目的是以簡單的結構搓開編織袋袋片兩面粘連處。
為此給出編織袋搓開機構,其特征是,在輸送線當中設有兩個成對的搓輪,兩個搓輪存在轉速差以搓開從兩個搓輪之間經過的袋片。
在編織袋跟隨輸送線前行的過程中,兩個存在轉速差的搓輪使袋片的兩面形成差速滑動力,袋片兩面粘連處就被搓開了。本發明創造采用兩個存在轉速差的搓輪就實現了搓開動作,結構非常簡單,容易實現。
優選地,設有把袋片壓在輸送線上的輸送壓輪,其轉動方向與輸送線一致以引導袋片前行。
優選地,在這對搓輪的輪軸上裝有離合器。
優選地,所述的離合器是電磁離合器。
優選地,有手輪調節兩個搓輪的間隙。
優選地,這對搓輪設在輸送線的中央。
優選地,這對搓輪靠向輸送線一側。
優選地,所述的輸送線是滾筒式輸送線。
附圖說明
圖1是編織袋搓開機構的示意圖。
圖2是另一個編織袋搓開機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滾筒式輸送線2輸送袋片前行,兩個成對的搓輪5設在輸送線2的中央且轉動方向與輸送線2一致,其中,上搓輪3與下搓輪4存在轉速差。當袋片被輸送線2輸送至經過這對搓輪5之間時,這對搓輪5使袋片的兩面形成差速滑動力,從而搓開袋片中縫兩面粘連處。輸送壓輪8轉動方向與輸送線2一致,其作用是把袋片壓在輸送線2上,引導袋片前行,使袋片不會被搓輪5搓離原輸送方向。
電磁離合器6裝在這對搓輪5的輪軸上,供控制系統根據袋片輸送情況分開或合上這對搓輪5,避免搓輪5在無袋片時空擦磨損。
兩個搓輪5的間隙可通過手輪9進行調節,如果袋片無粘連現象,也可以用手輪9調大搓輪間隙,讓袋片直接通過。
這對搓輪5也可以改為靠向輸送線2一側,如圖2所示。把袋片水平轉動90度橫放,袋口對準搓輪,搓輪5就可以把袋口粘連處搓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眾和化塑有限公司,未經廣東眾和化塑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74446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