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吸泥/沙船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742080.4 | 申請日: | 2012-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4965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10 |
| 發明(設計)人: | 唐志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海洋學院 |
| 主分類號: | E02F5/28 | 分類號: | E02F5/28;E02F3/88;E02F3/90 |
| 代理公司: | 寧波市鄞州甬致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王樹鏞 |
| 地址: | 3160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沙船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船舶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吸泥/沙船。
背景技術
我國的江、河、湖、庫等天然水域及飲用水源地下水質日益惡化,亟待治理。傳統的清淤通常有環保和工程兩種目的,環保類是為了清除水底的軟質淤泥/沙,以降低渾濁度,提高水質。工程類是為了加深水深,拓展航道,這兩者都需要使用到吸泥/沙船。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吸泥/沙船,該吸泥/沙船具有能應用到不同深度的河/海里、吸泥/沙效率高、吸排管升降更穩定的特點。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吸泥/沙船,包括船體,所述的船體上固定有工作臺,所述的工作臺處于船體外,所述的工作臺中部開設有安裝孔,所述的安裝孔中穿設并固定有相互平行的導軌一和導軌二,所述的安裝孔中還設有吸排管,所述的吸排管處于導軌一和導軌二之間,所述的吸排管一側壁上安裝有滾輪一,吸排管另一側壁上安裝有滾輪二,所述的滾輪一作用在導軌一上,所述的滾輪二作用在導軌二上,所述的吸排管下端為吸入端,該吸入端可伸入水中,所述的吸排管上端為排出端,所述的船體上還設有能產生高壓氣流的空氣吸排泵,所述的空氣吸排泵的排氣口通過一根連接管與吸排管的吸入端相連通,且連接管的端口朝向吸排管的排出端,所述的船體與吸排管之間設有能使吸排管上下升降的升降機構。
本吸泥/沙船的主要工作原理是這樣的:通過升降機構使吸排管的吸入端下降到水底,開啟空氣吸排泵,高壓氣流由排氣口通過連接管輸送至吸排管的吸入端,由于連接管的端口朝向吸排管的排出端的,因此,吸排管的吸入端下方能形成負壓,從而使吸排管將水底的泥/沙吸入再由排出端排出,排出的泥/沙吸可以通過其它裝載船只進行運輸。
在上述的吸泥/沙船中,所述的升降機構包括卷揚機、鋼繩和滑輪,所述的滑輪固定在船體上,所述的鋼繩一端固定在吸排管上,另一端通過所述的滑輪卷繞在卷揚機的卷筒上,所述的鋼繩和吸排管的固定點位于所述滑輪的下方。卷揚機的卷筒正轉或反轉,使鋼繩卷繞在卷筒上或由卷筒上松開,從而實現吸排管的上下升降。
作為另外一種情況,在上述的吸泥/沙船中,所述的升降機構包括氣缸和固定桿,所述的氣缸的缸體固定在船體上,所述氣缸的活塞桿與吸排管平行,所述的活塞桿通過固定桿與吸排管固定在一起。氣缸的活塞桿伸縮再通過固定桿來實現吸排管的上下升降。
在上述的吸泥/沙船中,所述滾輪一中周向轉動且軸向固定有轉動軸一,所述的轉動軸一的兩端通過連接支架一固定在吸排管一側壁上;所述滾輪二中周向轉動且軸向固定有轉動軸二,所述的轉動軸二的兩端通過連接支架二固定在吸排管另一側壁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吸排管上安裝滾輪一和滾輪二,能有效地降低摩擦力,使吸排管升降更加穩定,從而延長吸排管的使用壽命;同時,利用空氣吸排泵作為動力,使吸泥/沙效率更高。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處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3是工作臺、吸排管、導軌一和導軌二的裝配結構示意圖。
圖中,1、船體;2、工作臺;3、吸排管;3a、吸入端;3b、排出端;4、空氣吸排泵;5、連接管;6、卷揚機;7、鋼繩;8、滑輪;9、導軌一;10、導軌二;11、滾輪一;12、滾輪二。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實施例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海洋學院,未經浙江海洋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74208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