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發光二極管燈組以及發光燈泡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741590.X | 申請日: | 2012-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72711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05 |
| 發明(設計)人: | 李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敏 |
| 主分類號: | F21S2/00 | 分類號: | F21S2/00;F21V19/00;F21V23/06;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越秀區哲力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廖平 |
| 地址: | 523711 廣東省東莞市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發光二極管 以及 發光 燈泡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發光二極管燈組以及具有該發光二極管燈組的發光燈泡。
背景技術
????發光二極管燈組具有節能環保、使用壽命長等優點,被廣泛應用于燈泡內。現有的發光二極管燈組包括若干個電路板、為該若干個電路板供電的驅動電路組件、用于支撐該若干個電路板的支柱、用于實現該若干個電路板電性連通的兩導線、分別設置在該若干個電路板上的多個短引腳LED燈珠;所述兩導線的末端均與驅動電路組件電性連接。由于電路板上只采用短引腳LED燈珠的設計,而通過該短引腳LED燈珠只能照亮電路板上方的低層區域,但容易使該電路板上方高層區域形成明顯的暗區,從而影響其光照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發光二極管燈組,通過采用第一LED燈珠和第二LED燈珠的結合設計,可利用第一LED燈珠照亮電路板上方的高層區域,從而避免電路板上方高層區域形成明顯的暗區。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之二旨在于提供一種具有該發光二極管燈組的發光燈泡。
為實現上述目的一,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發光二極管燈組,包括沿高度方向依次排列的至少兩個光源組件、分別依次連接在該至少兩個光源組件上并用于支撐光源組件的兩個支撐導電柱、為該至少兩個光源組件供電的驅動電路組件;該兩個支撐導電柱的末端均與驅動電路組件電性連接,而該至少兩個光源組件通過支撐導電柱實現電性連通;所述光源組件包括電路板、電性連接在電路板上并繞電路板中心線圓周間隔排列的若干個第一LED燈珠、電性連接在電路板上并繞電路板中心線圓周間隔排列的若干個第二LED燈珠;所述第一LED燈珠引腳的長度大于第二LED燈珠引腳的長度;而第一LED燈珠的發光體與電路板的距離,大于第二LED燈珠的發光體與電路板的距離;該若干個第一LED燈珠和第二LED燈珠的引腳均傾斜設置在電路板上。
所述第一LED燈珠和第二LED燈珠的頂端均朝遠離電路板中心線的方向傾斜。
位于同一電路板上的若干個第二LED燈珠引腳的傾斜角度相同,位于同一電路板上的若干個第一LED燈珠引腳的傾斜角度相同。
該發光二極管燈組包括沿高度方向依次排列的兩個光源組件;位于上層光源組件上的第一LED燈珠圓周排列軌跡的半徑,小于該光源組件的第二LED燈珠圓周排列軌跡的半徑。
位于下層光源組件上的第一LED燈珠圓周排列軌跡的半徑,大于該光源組件的第二LED燈珠圓周排列軌跡的半徑。
位于下層光源組件上任意相鄰的兩個第二LED燈珠之間設置有一間隙區域,該光源組件的第一LED燈珠的數量與間隙區域的數量相匹配,并一一對應。
該至少兩個光源組件的電路板相互平行;且該至少兩個光源組件的電路板的中心線重合。
該發光二極管燈組還包括一安裝座,所述驅動電路組件位于該安裝座內。
為實現上述目的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發光燈泡,包括上述的發光二極管燈組。
相比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過采用第一LED燈珠和第二LED燈珠的結合設計,可利用第二LED燈珠照亮電路板上方的低層區域,并利用第一LED燈珠照亮電路板上方的高層區域,從而避免電路板上方高層區域形成明顯的暗區;而且,支撐導電柱既能實現該至少兩個光源組件電性連通,又能起到支撐的作用,因此,無需另外增設其他的支撐部件,可起到節省材料,降低成本的目的。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發光二極管燈組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發光燈泡的剖視圖;
其中,1、支撐導電柱;2、光源組件;21、電路板;22、第一LED燈珠;23、第二LED燈珠;3、驅動電路組件;4、透明燈殼;5、燈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以便于更清楚的理解本實用新型所要求保護的技術思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敏,未經李敏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74159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