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燒結余熱利用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741283.1 | 申請日: | 2012-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11166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9 |
| 發明(設計)人: | 葉斌;閆東然;黃新高;孫濤;徐楊斌;柴強;耿勝石;宋紅兵;周志雄;付林林;王海玲;王朝斗;李志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陽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7D17/00 | 分類號: | F27D17/00 |
| 代理公司: | 鄭州紅元帥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徐皂蘭 |
| 地址: | 455004 河南省安陽市殷都***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燒結 余熱 利用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低溫余熱利用裝置,尤其涉及一種新型燒結余熱利用裝置。
技術背景
目前,在燒結工序總能耗中,有近50%的熱能以燒結機煙氣和冷卻機廢氣的顯熱形式排入大氣。由于燒結廢氣的溫度不高(160?℃左右),以往對此熱能的回收利用不夠。燒結廢氣不僅數量大,可供回收的熱量也很大。燒結礦在冷卻過程中,每噸燒結礦被空氣帶走的熱量約占總熱耗的30%。
利用燒結機的廢氣余熱發電,這種燒結余熱回收裝置,主要是因為燒結工序提供的廢氣溫度波動大,汽輪機運行不穩定,要求高爐和燒結生產均要穩定,供應的余熱、余能要連續、高品質,才能發揮燒結余熱回收裝置的經濟效益。
一部分企業利用中溫易回收余熱的熱風爐廢煙氣對焦炭進行烘干裝置,存在以下問題:
1、熱風爐燒爐操作不正常,煤氣不充分燃燒,易發生CO泄漏;
2、廢氣溫度較高,且波動大,長時間烘干焦倉內焦炭或粒煤,在自然通風狀態下會發生自燃;
3、不使用煙道廢氣烘干時,煙道閘板必須在停風機前打開,否則影響熱風爐燒爐。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燒結余熱利用裝置,可降低并穩定入爐焦炭和焦丁的水分,減少入爐料的含水量,提高煤氣的熱值,降低燃料的消耗。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以下述方法實現的,
一種新型燒結余熱利用裝置,包括燒結機、除塵煙囪、料倉和主管道,燒結機旁設有除塵器,除塵器、除塵煙囪與料倉之間均通過主管道連接,其中,料倉至少為五個,料倉的外倉壁上設有方變圓,方變圓上設有支管,料倉通過支管連接,內倉壁上設有不銹鋼篦網,不銹鋼篦網上設有擋料板立筋,擋料板立筋上設有擋料板。
除塵煙囪內設有蝶閥。
除塵煙囪與除塵器之間的管道上設有除塵風機。
除塵煙囪與料倉之間的管道上設有引風機,引風機與料倉之間的主管道上設有閥門。
支管上設有支管風量調節閥。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的積極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可將燒結機低溫余熱用于高爐焦炭及焦丁的烘干,優化了料倉內的氣流分布,達到均勻烘干物料的目的,結構簡單,運行平穩可靠,故障率低,安全易操控。
本實用新型可降低并穩定入爐焦炭和焦丁的水分,減少入爐料的含水量,提高煤氣的熱值,降低燃料的消耗。綜合節能效果顯著,具有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降低焦炭和焦丁篩下物的水分,可提高篩分效果,減少粉末入爐,利于爐況順行,尤其是冬季效果更加明顯;可降低入爐粉料水分,從而降低高爐煤氣含水量,提高煤氣熱值,利于熱風爐、燒結機、球團豎爐、鑄管退火爐等煤氣用戶降低能耗,提高產品質量;入爐料水分更加穩定,減少水分波動對入爐燃料稱量的影響,可穩定爐溫,穩定操作,降低能耗。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料倉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由圖1和圖2可以看出,本新型燒結余熱利用裝置,包括燒結機1、除塵煙囪4、料倉8和主管道14,燒結機1旁設有除塵器2,除塵器2、除塵煙囪4與料倉8之間均通過主管道14連接,其中,料倉8至少為五個,料倉8的外倉壁上設有方變圓10,方變圓10上設有支管15,料倉8通過支管15連接,內倉壁上設有不銹鋼篦網13,不銹鋼篦網13上設有擋料板立筋12,擋料板立筋12上設有擋料板11。
由圖1還可以看出,除塵煙囪4內設有蝶閥5。
由圖1還可以看出,除塵煙囪4與除塵器2之間的主管道14上設有除塵風機3。
由圖1還可以看出,除塵煙囪4與料倉8之間的主管道14上設有引風機6,引風機6與料倉8之間的主管道14上設有閥門7。
由圖2還可以看出,支管15上設有支管風量調節閥9。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陽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陽鋼鐵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74128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