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高導電性鋰電池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739751.1 | 申請日: | 2012-1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77607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05 |
| 發明(設計)人: | 張文奇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文威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4/75 | 分類號: | H01M4/75;H01M10/05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012 廣東省深圳市龍***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導電性 鋰電池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鋰電池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具有良好導電性能的鋰電池。
背景技術
鋰電池具有大容量、高功率的特點,現有的柱式鋰電池一般包括殼體、保護膜、金屬鋰、碳包、正極集流柱等。電池內部的保護膜將碳包包裹起來,而正集流柱通過殼體的極孔穿過保護膜插入碳包中。然而,由于集流柱的橫截面積較大,直立插入時集流柱施與碳包的壓力平均分布在兩者接觸面上,導致碳包變形甚至破裂,若集流體上增加鎳網,集流體插入碳包時的橫截面積會更大,在電池生產過程中產品不合格率會更高。
目前,針對碳包易破裂的問題已有研究,中國專利ZL200420014411.8公開了一種柱式鋰電池,該專利通過減少集流體插入碳包的橫截面積來解決碳包易變性和破裂的問題。然而,該專利中集流柱插入碳包中的集流柱直徑僅為0.8mm,大大減少了集流柱與碳包的接觸面積,電池的導電性能減弱。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解決上述現有鋰電池存在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新型導電性能良好的鋰電池。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鋰電池,包括殼體、正極集流體、保護膜、鋰片、碳包。
所述鋰片位于保護膜和殼體之間,保護膜將碳包包裹其中,正極集流體穿過保護膜伸出殼體。
所述正極集流體包括橫向集流柱、縱向集流針和鎳網。
所述縱向集流針為兩個,分別與橫向集流柱末端連接,穿過保護膜插入碳包中,縱向集流針末端呈針尖狀。
所述橫向集流柱位于殼體和保護膜之間。
所述縱向集流針的直徑為1.5mm。
所述縱向集流針插入碳包的部分設有鎳網,而集流針的針尖沒有設鎳網。
所述鎳網規格為150-300目。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涉及的鋰電池插入碳包的縱向集流針為兩個,且插入碳包部分的縱向集流針上設有鎳網,從而增加了集流針與碳包的接觸面積,電池的導電性能增強。
2)本實用新型涉及的鋰電池的縱向集流針插入碳包的部分末端呈針尖狀,在縱向集流針插入碳包時,施加的壓力集中于針尖,在縱向集流針進一步插入碳包時,施加的壓力沿針尖斜向上轉移,即使在集流柱上設有鎳網,碳包受到的擠壓力仍較小,碳包不易破裂和變形。而若縱向集流針插入碳包的末端平面的,碳包會受到集流針整個橫截面的壓力,很容易發生破裂。
3)本實用新型涉及的鋰電池的縱向集流針的直徑為1.5mm時,碳包的破裂率最低,電池導電性最強。當縱向集流針的直徑大于1.5mm時,碳包的破裂變形率增高,然而若縱向集流針的直徑小于1.5mm時,設置于縱向集流針上的鎳網不易固定,與碳包的接觸性也降低,電池導電性降低。
附圖說明
圖1:鋰電池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標號如下:
1、殼體,2、正極集流體,3、橫向集流柱,4、縱向集流針
5、鎳網,6、保護膜,7、鋰片,8、碳包
9、縱向集流針末端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鋰電池包括殼體1、正極集流體2、保護膜6、鋰片7、碳包8,鋰片7位于保護膜6和殼體1之間,保護膜6將碳包8包裹其中,正極集流體2穿過保護膜6伸出殼體1。正極集流體2包括橫向集流柱3、縱向集流針4和鎳網5,橫向集流柱3位于殼體1和保護膜6之間??v向集流針4為兩個,分別與橫向集流柱3末端連接,穿過保護膜5插入碳包8中,縱向集流針4插入碳包8的部分設有鎳網5。兩個設有鎳網5縱向集流針4與碳包8的接觸面積增加,電池的導電性能增強。
如圖1所示,鋰電池的縱向集流針4插入碳包的末端9呈針尖狀,在縱向集流針4插入碳包8時,施加的壓力集中于針尖,在縱向集流針4進一步插入碳包8時,施加的壓力沿針尖斜向上轉移,碳包8不易破裂和變形。
如圖1所示,鋰電池的縱向集流針4直徑為1.5mm,縱向集流針4插入碳包8時,碳包破裂率小于5%,若縱向集流針4直徑為2.0mm,縱向集流針4插入碳包8時,碳包破裂率大于10%。
本實用新型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文威實業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文威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73975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動自行車電池的極群疊片配組機構
- 下一篇:船用大功率動力鋰離子電池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