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自動轉換開關電器的接線端子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738350.4 | 申請日: | 2012-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3879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03 |
| 發明(設計)人: | 丁曉輝;顧怡文;王瑋;褚文;徐星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熟開關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開關廠) |
| 主分類號: | H01H1/58 | 分類號: | H01H1/58 |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專利商標事務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偉軍 |
| 地址: | 215500 江蘇省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動 轉換開關 電器 接線 端子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低壓電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自動轉換開關電器的接線端子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進步以及人們對用電質量要求的逐步提高,自動轉換開關電器(英文縮寫為:ATSE)在各個方面已得到了廣泛應用,特別是一些重要的用電場所如機場、醫院和碼頭等。
依照框架斷路器設計的大容量配電級的自動轉換開關電器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由兩臺框架斷路器加上連鎖機構和控制器組成,這類ATSE體積龐大,成本高,不利于產品的推廣;另一種是借用框架斷路器的原理,設計成一個獨立式的ATSE,其進出線形式一般為上、下兩排接線端子為電源進線端接線端子,中間一排接線端子為負載輸出端接線端子,由于三排端子間必須保證足夠的距離以實現外部進線排的獨立裝拆及確保電氣隔離間隙,而接線端子之間的距離h不僅要考慮外部進線排厚度、接線端子厚度、用于固定接線端子與外部進線排的固定件的長度等,而且還要考慮相鄰接線端子間固定件頭部與尾部間的電氣間隙以及在拆裝過程中的干涉和扳手空間。
圖4所示為已有技術中的自動轉換開關電器的接線端子結構的示意圖,在開關本體4的一側設置有電源進線端子1和一組電源負載輸出端子2,其中,電源進線端子1包括一組第一電源進線端子11和一組第二電源進線端子12,一組電源負載輸出端子2位于第一、第二電源進線端子11、12之間。由圖4所示的結構可知,第一、第二電源進線端子11、12以及電源負載輸出端子2三者的長度是相等的,并且第一電源進線端子11上的供與外部進線排連接的孔至開關本體4的距離、第二電源進線端子12上的供與外部進線排連接的孔至開關本體4的距離以及電源負載輸出端子2上的供負載輸出接線排連接的孔至開關本體4的距離均相等。于是產生以下技術問題:其一,造成開關本體4沿端子排列方向的尺寸受到限制,從而難以縮小開關本體4的體積,最終占用電氣柜的面積大,導致電氣柜的利用率低下;其二,由于第一、第二電源進線端子11、12以及電源負載輸出端子三者的長度相等,并且各自開設的供接線排連接的孔至開關本體4的距離相等,因此在拆裝過程中存在干涉情形,即對拆裝用的工具如扳手的空間構成制約,例如在拆裝與電源負載輸出端子2連接的負載輸出接線排時,其上的安裝螺栓的拆下或裝上往往受到用于固定第一電源進線端子11與外部進線排的安裝螺栓的阻礙;其三,前述的三排接線端子之間的合理的電氣間隙只能靠增加端子之間的距離h來保證,然而這種處置方式毫無疑問會增大開關本體4的體積。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任務在于提供一種有利于方便拆裝端子和有助于縮小開關本體沿端子排列方向的尺寸即縮小開關本體高度方向的尺寸的自動轉換開關電器的接線端子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任務是這樣來完成的,一種自動轉換開關電器的接線端子結構,所述的自動轉換開關電器包括一開關本體,所述的接線端子結構包括固定在所述開關本體一側的電源進線端子和一組電源負載輸出端子,所述電源進線端子包括位于開關本體的所述一側的高度方向的上部的一組第一電源進線端子和位于關本體的所述一側的高度方向的下部的一組第二電源進線端子,所述的一組電源負載輸出端子位于開關本體的所述一側的高度方向的中部,在所述的一組第一電源進線端子上各開設有一用于與第一外部進線排連接的第一孔,在所述的一組第二電源進線端子上各開設有一用于與第二外部進線排連接的第二孔,在所述的一組電源負載輸出端子上各開設有用于與外部輸出排連接的第三孔,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孔至所述開關本體的距離大于所述第一孔至開關本體的距離,且第三孔至第一孔之間的水平距離大于等于第三孔和第一孔的直徑,其中:所述的第二孔至所述開關本體的距離與所述第一孔至開關本體的距離是一致的。
所述電源負載輸出端子的長度大于所述第一電源進線端子的長度,并且電源負載輸出端子與第一電源進線端子的長度之差大于等于第三孔至第一孔之間的水平距離,其中,所述第二電源進線端子的長度與第一電源進線端子的長度相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熟開關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開關廠),未經常熟開關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開關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73835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