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采用分布式布局的硬幣循環模塊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738169.3 | 申請日: | 2012-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0242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31 |
| 發明(設計)人: | 徐志剛;叢振先;劉鋼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智通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7D1/06 | 分類號: | G07D1/0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曹毅 |
| 地址: | 2150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采用 分布式 布局 硬幣 循環 模塊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硬幣循環模塊,具體涉及一種采用分布式布局的硬幣循環模塊。
硬幣循環模塊已經廣泛應用到地鐵及城鐵等領域,執行小額貨幣的找零任務。由于其相對于單純的紙幣或硬幣找零,具有循環功能,可以大大減少業主方面的加幣維護頻次和資金占用,日益成為該領域的主流技術。
傳統的硬幣循環模塊,由補幣模塊、硬幣循環部、回收箱等模塊組成,模塊眾多且其中的儲幣箱等模塊為保證儲幣量體積較大,導致整個硬幣循環模塊體積龐大。特別是對于有多個幣值找零需求的項目,硬幣循環模塊的的體積更是增加到了業主無法接受的地步。而且,由于整個模塊是一體式設計的,TVM集成商不得不為硬幣循環模塊在TVM內部分配一個單獨的區域以實現安裝,導致整個TVM設備的體積增大1/4以上。體積龐大已成為阻礙該模塊應于的主要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以上問題,提供一種采用分布式布局的硬幣循環模塊,本實用新型能夠充分利用TVM中的各零散空間,從而達到靈活排布降低TVM整機尺寸。
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達到上述技術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采用分布式布局的硬幣循環模塊,包括硬幣循環部,所述硬幣循環部頂端設置有入幣模塊和補幣模塊,并且一側與第一通道一端連接,所述第一通道另一端與通道分配模塊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通道分配模塊還與出幣模塊和第二通道連接,所述第二通道與回收箱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分布式硬幣循環模塊的整體設計方案和關鍵模塊及滑道的設計方案,通過將補幣模塊、硬幣循環部、回收箱模塊等幾個部分通過滑道及由程序控制的通道分配模塊進行連接,達到分布布置,整體運作從而可以使各小模塊能夠充分利用TVM中的各零散空間,從而達到靈活排布降低TVM整機尺寸的目的。
上述說明僅是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手段,并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以下以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由以下實施例及其附圖詳細給出。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正視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正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模塊示意。
圖中標號說明:1、入幣模塊,2、硬幣循環部,3、出幣模塊,4、補幣模塊,5、回收箱,6、第一通道,7、通道分配模塊,8、第二通道。
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參照圖1與圖2所示,一種采用分布式布局的硬幣循環模塊,包括硬幣循環部2,所述硬幣循環部2頂端設置有入幣模塊1和補幣模塊4,并且一側與第一通道6一端連接,所述第一通道6另一端與通道分配模塊7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通道分配模塊7還與出幣模塊3和第二通道8連接,所述第二通道8與回收箱5連接。
本實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如圖3所示,可以看到整個系統由補幣模塊4、硬幣循環部2、回收箱5、入幣模塊1、出幣模塊3及通道分配模塊7組成。該系統主要有以下幾種工作模式:
1、正常收幣及找零操作:在該模式下從入幣模塊1接收的硬幣進入硬幣循環部2,并在此暫存。當需要找零時,系統將優先從硬幣循環部2調用硬幣,同時通道分配模塊7將通向出幣模塊3的第一通道6接通,從而完成找零操作。
2、補幣操作:當系統接到找幣請求,而硬幣循環部2中硬幣不足以找零時,將由補幣模塊4向硬幣循環部2補充硬幣。
3、清零及收幣操作:當系統有清零操作或硬幣循環部2中硬幣超過預設值需要向回收箱5輸出硬幣時,由通道分配模塊7將通向回收箱5的第二通道8接通,硬幣輸入回收箱5。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智通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蘇州智通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73816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具有改進傳動機構的紙幣識別器
- 下一篇:多服務組合電子票證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