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頸椎手術拉肩帶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738139.2 | 申請日: | 2012-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2244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14 |
| 發明(設計)人: | 侯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省立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B6/04 | 分類號: | A61B6/04;A61G13/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0021 山東省濟南***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頸椎 手術 肩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頸椎手術拉肩帶。
背景技術
一般的,正常人(仰臥位時)的第七頸椎一般都被肩部遮擋,做第六七頸椎前路手術時,術中需要c型臂透視來準確定位鋼板螺釘的位置,而患者仰臥于手術床上,兩側肩膀的遮擋使c型臂側位透視就看不到頸七,特別是在某些頸椎粗短的病人,術中遮擋更難看到第七頸椎,甚至第六頸椎也看不到。若將兩側肩膀下拉3~5公分并固定就能解決問題,原始的方法就是由兩個大夫每人拉住患者的一側上臂與患者一起接受c型臂的照射來完成。現有技術下的手術拉肩帶其牽拉力量不均勻,醫護人員會無辜接受射線照射,有時會將病人整個身體牽向手術床尾側,引起原來體位改變,照樣透不見第六七頸椎而且還要重擺體位。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任務是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頸椎手術拉肩帶。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實現的,該頸椎手術拉肩帶,其結構包括左護肩、右護肩,右護肩由右肩護簾外側邊緣與右臂護瓣縫合連接,右肩護簾后側邊緣縫制有右背牽拉帶,右肩護簾后側外角處縫制有右繞肋前胸拉帶,右繞肋前胸拉帶的前側面設置有右絲絨帶,右肩護簾前側外角內板設置有右粘鉤帶,右粘鉤帶與右絲絨帶粘接;左護肩由左肩護簾外側邊緣與左臂護瓣縫合連接,左肩護簾后側邊緣縫制有左背牽拉帶,左肩護簾后側外角處縫制有左繞肋前胸拉帶,左繞肋前胸拉帶的前側面設置有左絲絨帶,左肩護簾前側外角內板設置有左粘鉤帶,左粘鉤帶與左絲絨帶粘接;右背牽拉帶和左背牽拉帶之間通過絲絨鉤帶粘接;右繞肋前胸拉帶和左繞肋前胸拉帶之間通過絲絨鉤帶粘接。
右護肩上設置有右側方肩帶、右前方肩帶和右后方肩帶。
左護肩上設置有左側方肩帶、左前方肩帶和左后方肩帶。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所產生的有益效果是:
該頸椎手術拉肩帶使用時在確定患者手術部位及手術方式后,術前給患者穿上肩帶,并前后加以固定,將前、側、后三條固定帶理順至手術床邊等定位透視前再加以固定。
該頸椎手術拉肩帶牽拉力量均勻,能夠有效避免醫護工作人員和手術醫生受射線照射,有利于固定患者體位,從而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
該頸椎手術拉肩帶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易于維護,具有很好的推廣使用價值。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的標記分別表示:
1、右護肩,2、右肩護簾,3、右臂護瓣,4、右背牽拉帶,5、右繞肋前胸拉帶,6、右絲絨帶,7、右粘鉤帶,8、左護肩,9、左肩護簾,10、左臂護瓣,11、左背牽拉帶,12、左繞肋前胸拉帶,13、左絲絨帶,14、左粘鉤帶,15、絲絨鉤帶,16、右側方肩帶,17、右前方肩帶,18、右后方肩帶,19、左側方肩帶,20、左前方肩帶,21、左后方肩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頸椎手術拉肩帶作以下詳細說明。
如附圖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頸椎手術拉肩帶,其結構包括左護肩1、右護肩8,右護肩1由右肩護簾2外側邊緣與右臂護瓣3縫合連接,右肩護簾2后側邊緣縫制有右背牽拉帶4,右肩護簾2后側外角處縫制有右繞肋前胸拉帶5,右繞肋前胸拉帶5的前側面設置有右絲絨帶6,右肩護簾2前側外角內板設置有右粘鉤帶7,右粘鉤帶7與右絲絨帶6粘接;左護肩8由左肩護簾9外側邊緣與左臂護瓣10縫合連接,左肩護簾9后側邊緣縫制有左背牽拉帶11,左肩護簾9后側外角處縫制有左繞肋前胸拉帶12,左繞肋前胸拉帶12的前側面設置有左絲絨帶13,左肩護簾9前側外角內板設置有左粘鉤帶14,左粘鉤帶14與左絲絨帶13粘接;右背牽拉帶4和左背牽拉帶11之間通過絲絨鉤帶15粘接;右繞肋前胸拉帶5和左繞肋前胸拉帶12之間通過絲絨鉤帶粘接。右護肩1上設置有右側方肩帶16、右前方肩帶17和右后方肩帶18。左護肩8上設置有左側方肩帶19、左前方肩帶20和左后方肩帶2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省立醫院,未經山東省立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73813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