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傳感器導線固定結構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20735930.8 | 申請日: | 2012-1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81511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12 |
| 發(fā)明(設計)人: | 任侃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航(蘇州)雷達與電子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13/58 | 分類號: | H01R13/58 |
| 代理公司: | 中國航空專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 地址: | 215151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傳感器 導線 固定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導線固定技術,尤其是涉及一種傳感器導線的固定結構。
背景技術
測溫端通過導線與接插件連接是傳感器的一種常用結構,現(xiàn)有技術傳感器導線固定結構由防波套、導線束、連接管和接線桿組成。其中,防波套與連接管通過高頻釬焊連接,導線束與接線桿焊接后用無堿玻璃纖維帶繞包扎緊填滿連接管。該結構有兩點缺點:a)導線無其他固定點,焊點位置容易受力而發(fā)生斷裂;b)無法應用于帶絕緣外皮的屏蔽導線。
實用新型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提供在連接結構中增加導線固定點,減輕焊點處受力情況,從而提高導線連接的可靠性,并能夠有效固定帶絕緣外皮的屏蔽導線的固定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傳感器導線固定結構,其包括作為固定結構主體的外殼、接線桿和屏蔽導線,所述外殼由前端和后端以及二者之間的連接部組成,其中,前端內(nèi)為中空的腔體結構,后端為用于夾緊固定導線的筒狀結構,接線桿與屏蔽導線相連,且屏蔽導線剝除的屏蔽層反包在屏蔽導線絕緣外皮上并由筒狀結構壓緊固定。
所述筒狀結構由兩個環(huán)片組成的,中間留有夾縫以實現(xiàn)環(huán)片的壓緊功能。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在連接結構中增加導線固定點,減輕焊點處受力情況,有效提高導線連接的可靠性,同時能夠為帶絕緣外皮的屏蔽導線在傳感器中的應用提供一種可靠的固定方式。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傳感器導線固定結構的主視圖;
圖2是是圖1的左剖圖;
圖3是圖1的A-A剖示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傳感器導線固定結構的裝配圖;
其中,1-新型傳感器導線固定結構、2-接線桿、3-屏蔽導線、4-筒狀結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詳細的說明:
請同時參閱圖1、圖2、圖3和圖4,本實用新型傳感器導線固定結構裝配由新型傳感器導線固定結構1、接線桿2和屏蔽導線3構成。所述傳感器導線固定結構主體為外殼,由前端和后端以及二者之間的連接部組成,其中,前端內(nèi)為中空的腔體結構,用于裝配帶接線桿的熱電偶組件。后端為由兩個環(huán)片組成的筒狀結構4,筒狀結構中間留有夾縫以實現(xiàn)環(huán)片的壓緊功能,后端用于夾緊固定導線。
所述接線桿2與屏蔽導線3焊接后再與新型傳感器導線固定結構1進行裝配。接線桿2用于熱電偶偶絲與屏蔽導線3之間的轉接過程,能夠避免偶絲與屏蔽導線3直接焊接后因直徑上差異過大導致的偶絲斷裂。接線桿2分別與屏蔽導線3的雙股線芯搭接后采用強度較高的銀銅焊焊接連接。銀銅焊焊點及屏蔽導線3剝除絕緣外皮和金屬屏蔽層后的雙股線芯分別采用聚酰亞胺膠帶繞包,聚酰亞胺膠帶繞包方便,耐溫較高,且絕緣性能良好,能夠保證焊點和導線的絕緣性能。
裝配新型傳感器導線固定結構1時,讓屏蔽導線3穿過新型傳感器導線固定結構1尾部筒狀結構,屏蔽導線3剝除的屏蔽層反包在屏蔽導線3絕緣外皮上,將筒狀結構環(huán)片向內(nèi)壓緊屏蔽導線3和反包的屏蔽層至屏蔽導線3不松脫,從而有效提高傳感器導線的可靠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航(蘇州)雷達與電子技術有限公司,未經(jīng)中航(蘇州)雷達與電子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73593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旋流混合式脫硫除塵塔
- 下一篇:變頻器繼電器保護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