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蝸桿殘齒毛刺去除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735759.0 | 申請日: | 2012-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97401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8 |
| 發明(設計)人: | 蘇桂平;孫兵;唐永友;劉燕青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臺玖精密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F19/00 | 分類號: | B23F19/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平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2 | 代理人: | 翟中平;侯玉白 |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嘉***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蝸桿 毛刺 去除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結構簡單且能高效拋光齒部兩端殘齒毛刺的蝸桿殘齒毛刺去除機,屬于蝸桿加工領域。?
背景技術
通常的蝸桿工件要去除機械加工后殘留的殘齒與毛刺時,往往采用由人工使用刷子或人工手提拋光機作業的方法去除,只要依靠加工者的技術純熟度,這樣的加工方式不僅加工效率低,代價高,而且加工后的產品質量也沒有保障。這樣的加工模式更滿足不了現代社會的需求。?
發明內容
設計目的:避免背景技術存在的不足之處,設計一種結構簡單且能高效拋光齒部兩端殘齒毛刺的蝸桿殘齒毛刺去除機。?
設計方案:為了實現上述目的。1、蝸桿加工機床兩邊的導軌上分別安裝拋光塊且拋光塊的拋光輪與蝸桿兩端的齒面相觸的設計,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要技術特征之一。這樣做的目的在于:蝸桿加工機床主軸旋轉帶動蝸桿旋轉,旋轉中的蝸桿兩端齒面與拋光塊的拋光輪相觸后進行拋光,該結構只需在原有蝸桿加工機床的導軌上增加分別拋光塊后即可增加對蝸桿兩端齒面殘齒的拋光,結構簡單又增加了蝸桿加工機床拋光蝸桿的功能,且對蝸桿兩端殘齒的拋光效果好。2、拋光塊的底座卡扣在導軌上呈卡扣動配合的設計,是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之二。這樣做的目的在于:拋光塊的底座卡扣在導軌上,既能在導軌上定位拋光塊,又能根據需要調整拋光塊與蝸桿間的位置,使拋光塊上的拋光輪與工件接觸最佳,拋光效果最好。?
????[0005]技術方案:一種蝸桿殘齒毛刺去除機,包括蝸桿加工機床,所述蝸桿加工機床兩邊的導軌上分別安裝拋光塊且拋光塊的拋光輪與蝸桿兩端的齒面相觸。
本實用新型與背景技術相比,一是能高效拋光齒部兩端殘齒毛刺,不傷工件本身;二是蝸桿殘齒毛刺去除機設計結構簡單,操作簡便;三是充分利用了已有設備進行拓展創作利用,節約了設備成本,節省了設備使用場地。?
附圖說明
圖1是蝸桿殘齒毛刺去除機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參照附圖1。一種蝸桿殘齒毛刺去除機包括蝸桿加工機床1,所述蝸桿加工機床1兩邊的導軌2上分別安裝拋光塊3且拋光塊3的拋光輪與蝸桿兩端的齒面相觸。所述拋光塊3的底座卡扣在導軌2上且呈卡扣動配合。?
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實施例雖然對本實用新型作了比較詳細的文字描述,但是這些文字描述,只是對本實用新型設計思路的簡單文字描述,而不是對實用新型設計思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實用新型設計思路的組合、增加或修改,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臺玖精密機械有限公司,未經浙江臺玖精密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73575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