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基于磁場傳感器的防盜報警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735354.7 | 申請日: | 2012-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7637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05 |
| 發明(設計)人: | 桑勝波;鄧麗莉;張文棟;李朋偉;胡杰;李剛;唐曉亮;奉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太原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8B13/24 | 分類號: | G08B13/24 |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衛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 地址: | 030024 ***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磁場 傳感器 防盜 報警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防盜報警器,具體為一種基于磁場傳感器的防盜報警器。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現有展館、博物館通常運用的報警器存在的缺點如下:
1、多維駐波報警器:缺點是空氣流動會對探測器產生影響,因此需在空氣流通不大的的環境中使用,以提高識別率。并且多維駐波探測器發射的超聲波是以空氣為傳輸介質的,空氣的溫度和相對濕度會影響其探測靈敏度。
2、被動紅外報警器:缺點是易受各種熱源、陽光源和射頻輻射干擾。被動紅外穿透力差,人體的紅外輻射容易被遮擋,不易被探測器接收,在環境溫度超過28℃以上會造成探測距離縮短。當環境溫度和人體溫度接近時,探測和靈敏度明顯下降,這一點在冬天尤其明顯,當人員在室外長時間逗留,經過探測器時就有可能不報警,產生漏報。
3、紅外微波雙鑒報警器:缺點是只要破解其一便可使其失效。微波對物體移動速度太慢或太快時,探測器不報警。入侵物體發的紅外線被屏蔽時也不報警。
4、主動紅外入侵報警器:通常在戶外使用,環境的溫度變化對它的影響很大,特別是使用時間長的產品,材料、電路系統、電子元器件出現老化、功能衰減,誤報尤為嚴重。
5、玻璃破碎報警器:該探測器是靠收集分析玻璃破碎時發出的高頻聲響信號和引起的次聲波信號來報警的,但如果小心地將玻璃劃開時,此報警器也可能失效。電鈴聲、金屬撞擊聲等高頻聲均可引起單技術玻璃破碎探測器的誤報警。
6、微波多普勒探測器:微波探測器穿透力強,但如果安裝不當,微波信號就會穿透木材、玻璃、塑料等材質的門窗導致頻繁的誤報。
7、泄露電纜式報警探測器:其探測靈敏度受環境溫度、濕度、風雨煙塵等惡劣氣候條件的影響,設備的安裝、調試較為復雜。
8、開關類探測器:長期工作在室外的探測器,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大氣中粉塵、微生物的作用,在探測器的外壁上往往會積一層粉塵樣的硬殼阻礙探測;霧、雪等天氣也會使能見度下降,探測距離縮短,產生漏誤報。
上述報警器均存在可靠性不高、誤報頻繁、體積龐大、價格昂貴、維護資金高等問題。
因此,有必要發明一種新型的防盜報警器。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現有的防盜報警器存在的可靠性不高、誤報頻繁、體積龐大、價格昂貴、維護資金高等問題,提供了一種基于磁場傳感器的防盜報警器。
本實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基于磁場傳感器的防盜報警器,包括磁場產生裝置和檢測報警裝置,所述檢測報警裝置包括檢測單元、主控單元、報警單元及供電單元;所述檢測單元包括型號為MAG3110的磁場傳感器U2及其外圍電路;所述主控單元包括型號為STC12LE5A60S2的單片機U1及其包含時鐘電路、手動復位電路的外圍電路;所述報警單元包括蜂鳴器或揚聲器、PNP型三極管Q1及第七電阻R7;所述供電單元為檢測單元、主控單元、報警單元提供3.3V電壓;所述磁場傳感器U2的第6、7管腳分別通過第二、一電阻R2、R1與單片機U1的P2.5、P2.6管腳連接,所述單片機U1的P2.7管腳通過第七電阻R7與PNP型三極管Q1基極連接,PNP型三極管Q1的集電極與蜂鳴器或揚聲器U5的輸入端連接,PNP型三極管Q1的發射極與供電單元的輸出端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太原理工大學,未經太原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73535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報警器、接地線和遙控器
- 下一篇:變壓器防盜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