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自動電噴油嘴檢測分析儀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20732256.8 | 申請日: | 2012-1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9131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2 |
| 發(fā)明(設計)人: | 趙典秋 | 申請(專利權)人: | 溫州巴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M65/00 | 分類號: | F02M65/00 |
| 代理公司: | 溫州金甌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37 | 代理人: | 王瑾 |
| 地址: | 325206 浙江省溫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動 電噴 油嘴 檢測 分析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檢測分析裝置,具體涉及一種自動電噴油嘴檢測分析儀。
背景技術
噴油嘴本身是一個常閉閥,由一個閥針上下運動來控制閥的開閉。當ECU下達噴油指令時,其電壓訊號會使電流流經(jīng)噴油嘴內(nèi)的線圈,產(chǎn)生磁場來把閥針吸起,讓閥門開啟好使油料能自噴油孔噴出。?噴射供油的最大優(yōu)點就是燃油供給之控制十分精確,讓引擎在任何狀態(tài)下都能有正確的空燃比,不僅讓引擎保持運轉順暢,其廢氣也能合乎環(huán)保法規(guī)的規(guī)范。
噴油嘴所噴出的油呈圓環(huán)狀,圓環(huán)各個方向的噴油量和噴油時間也是檢測噴油嘴工作性能的一個重要指標。
實用新型內(nèi)容
為了克服背景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自動電噴油嘴檢測分析儀,主要解決了現(xiàn)有的噴油嘴檢測儀器不能檢測分析噴油嘴各個角度噴油量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自動電噴油嘴檢測分析儀,包括底座以及檢測臺,所述的檢測臺中部設有一個集油裝置,所述的集油裝置內(nèi)設有若干個同心環(huán)形槽,所述的每個環(huán)形槽內(nèi)設有集油孔;所述的檢測臺上側設有夾持支架,所述的夾持支架中間設有夾持座,所述的夾持座位于集油裝置中心的上方;所述的集油孔的下方連接有導油管,所述的導油管下側設有量筒。
所述的集油裝置內(nèi)設有隔板,所述的隔板與環(huán)形槽形成若干個互相隔離的弧形槽。
所述的同心環(huán)形槽有5圈,每一圈環(huán)形槽均勻設有8個集油孔,且每個弧形槽內(nèi)分別有一個集油孔。
所述的底座兩側設有空腔,所述的空腔中部設有支撐橫桿,所述的量筒均勻的固定在兩側的支撐橫桿上。
所述的底座為U形,檢測臺位于底座的中部,所述的檢測臺兩邊與底座之間分別設有一個集油槽。
所述的夾持支架上方設有通油支架,所述的通油支架中間設有通油孔,所述的通油孔與夾持座對應。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取上述技術方案,可以有效的檢測出噴油嘴沿各個角度所噴出的噴油量,為分析噴油嘴的工作性能提供了重要的數(shù)據(jù)指標。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集油裝置3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底座,2-檢測臺,3-集油裝置,4-環(huán)形槽,5-集油孔,6-夾持支架,7-夾持座,8-導油管,9-量筒,10-隔板,11-弧形槽,12-空腔,13-支撐橫桿,14-集油槽,15-通油支架,16-通油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結合圖2所示,一種自動電噴油嘴檢測分析儀,包括底座1以及檢測臺2,所述的檢測臺2中部設有一個集油裝置3,所述的集油裝置3內(nèi)設有若干個同心環(huán)形槽4,所述的每個環(huán)形槽4內(nèi)設有集油孔5;所述的檢測臺2上側設有夾持支架6,所述的夾持支架6中間設有夾持座7,所述的夾持座7位于集油裝置3中心的上方;所述的集油孔5的下方連接有導油管8,所述的導油管8下側設有量筒9。所述的夾持支架6上方設有通油支架15,所述的通油支架15中間設有通油孔16,所述的通油孔16與夾持座7對應。當需要檢測一個噴油嘴時,把該噴油嘴固定在夾持座7上,噴油口朝下,油管通過通油孔16連接到噴油嘴上端;連接上電源,噴油嘴開始噴油,由于噴出的油為圓環(huán)狀,因此各個方向噴出的油經(jīng)集油裝置3內(nèi)的集油孔5,流入導油管8,最后流入量筒9內(nèi)。規(guī)定噴油嘴噴油一定時間或者噴油一定次數(shù),然后再檢測量筒9內(nèi)的油量,就可以分析噴油嘴各個角度所噴的油量。
所述的集油裝置3內(nèi)設有隔板10,所述的隔板與環(huán)形槽形成若干個互相隔離的弧形槽11。本實用新型所選的最優(yōu)方案為所述的同心環(huán)形槽4有5圈,每一圈環(huán)形槽4均勻設有8個集油孔5,且每個弧形槽11內(nèi)分別有一個集油孔5。這樣可以保證每個集油孔5都是獨立的,不受旁邊的集油孔5的干擾,進一步保證了所測的油量的精確性。
所述的底座1兩側設有空腔12,所述的空腔12中部設有支撐橫桿13,所述的量筒9均勻的固定在兩側的支撐橫桿13上。此種排列方式可以更加方便的統(tǒng)一觀察量筒9的情況,以及拿取量筒9。
所述的底座1為U形,檢測臺2位于底座1的中部,所述的檢測臺2兩邊與底座1之間分別設有一個集油槽14。該集油槽14的功能就是收集噴油嘴噴到檢查臺外面的油,加以回收或者統(tǒng)一處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溫州巴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jīng)溫州巴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73225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