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帶壓作業切割工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731968.8 | 申請日: | 2012-1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18823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26 |
| 發明(設計)人: | 李前春;王長寧;楊延增;王玉;趙航博;章東哲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集團川慶鉆探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D21/00 | 分類號: | B23D21/00;B23Q11/10;B23Q17/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毛光軍 |
| 地址: | 610051 四川省成都市成***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作業 切割 工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切割工具,具體是一種帶壓作業切割工具,用于在起管柱施工中,對不能正常卸扣的油管進行密封切割作業。?
背景技術
帶壓作業技術有著不可代替的技術優勢,已經成為提高和穩定單井產量工作主要的工程技術手段。但由于生產管柱長期處于在井內復雜的環境中,管柱的連接螺紋銹死現象比較常見,不能正常卸扣使得無法實現整套的帶壓起管柱作業。為了帶壓作業的正常進行,就必須對油管進行密封切割。?
在2008年第06期的《金屬材料與冶金工程》中公開了帶壓輸送管道智能切割機械及其運動控制。但該技術并不適用于對油管進行密封切割。?
帶壓起管柱作業時要求切割工具切割管柱時需滿足:切口規則,便于再次上體管柱,切割作業空間內有一定的壓力。上述技術存在的主要問題在于:現有切割工具無法滿足帶壓起管柱作業時的切割要求。?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對油管進行密封切割時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帶壓作業切割工具,本實用新型耐壓等級高,切口規則,安全可靠,滿足帶壓作業中切割管柱的使用要求。?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帶壓作業切割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位移傳感器、旋轉座、軸承、齒輪、主動軸和進刀機構,所述殼體上軸向設置有用于待切管柱穿過的通道,軸承固定設置在殼體內腔中,旋轉座設置在軸承上,主動軸通過齒輪與旋轉座連接,旋轉座上軸向設置有用于待切管柱穿過的通道;所述進刀機構包括刀架、刀頭和使刀架復位的復位彈簧,能夠徑向運動的刀架設置在旋轉座上,刀頭設置在刀架上,用于測量刀頭進刀量的位移傳感器設置在殼體內腔中;所述殼體包括下殼體和設置在下殼體上的上殼體,上殼體、下殼體、刀架、刀頭和旋轉座形成的空腔內充滿液壓油形成油腔,下殼體上設置有與油腔連通的注油口和與通道連通的壓力傳感器接口。
所述上殼體上設置有注水口,所述注水口與通道連通,連通處設置有用于噴淋的冷卻環。?
所述冷卻環上開有3—10個均勻分布的小孔,小孔軸線延長線與待切管柱外徑交匯處位于刀頭所在平面上方。?
所述上殼體上還設置有與油腔連通的放氣口,下殼體上還設置有與油腔連通的排污口。?
所述進刀機構的數量為2~4套,設置在不同平面上,且從上到下復位彈簧彈性系數依次增大。?
所述位移傳感器的數量為刀頭數量的整數倍,與刀頭設置在同一水平面上。?
采用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
一、本實用新型中,所述殼體上軸向設置有用于待切管柱穿過的通道,軸承固定設置在殼體內腔中,旋轉座設置在軸承上,主動軸通過齒輪與旋轉座連接,旋轉座上軸向設置有用于待切管柱穿過的通道;所述進刀機構包括刀架、刀頭和使刀架復位的復位彈簧,能夠徑向運動的刀架設置在旋轉座上,刀頭設置在刀架上,用于測量刀頭進刀量的位移傳感器設置在殼體內腔中;所述殼體包括下殼體和設置在下殼體上的上殼體,上殼體、下殼體、刀架、刀頭和旋轉座形成的空腔內充滿液壓油形成油腔,下殼體上設置有與油腔連通的注油口和與通道連通的壓力傳感器接口,采用此結構,上殼體和下殼體分別與其它帶壓作業工具相連,形成密封空間,實現密封切割作業,采用液壓進刀,進刀平穩,管柱切口整齊,耐壓等級高,切口規則,安全可靠,滿足帶壓作業中切割管柱的使用要求。
二、本實用新型中,所述上殼體上設置有注水口,所述注水口與通道連通,連通處設置有用于噴淋的冷卻環,可對刀頭進行冷卻,冷卻效果更加明顯。?
三、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冷卻環上開有3—10個均勻分布的小孔,小孔軸線延長線與待切管柱外徑交匯處位于刀頭所在平面上方,此結構使冷卻環與刀頭更好的配合,進一步提高冷卻效果。?
四、本實用新型中,所述上殼體上還設置有與油腔連通的放氣口,可方便地對油腔進行放氣處理,下殼體上還設置有與油腔連通的排污口,通過排污口對油腔進行排污處理,提高切割的精確度。?
五、本實用新型中,所述進刀機構的數量為2~4套,設置在不同平面上,且從上到下復位彈簧彈性系數依次增大,在一把刀失效后仍能再次進行切割,增加了切割靈活度。?
六、本實用新型中,所述位移傳感器的數量為刀頭數量的整數倍,與刀頭設置在同一水平面上,可以方便知道進刀位置,且得出的進刀位置極為精確。?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集團川慶鉆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集團川慶鉆探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73196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金屬帶鋸機床工作臺的改進結構
- 下一篇:設置音樂播放器的飯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