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雨水棄流井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731031.0 | 申請日: | 2012-1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90091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2 |
| 發明(設計)人: | 黃鶴章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廈建筑設計(廈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3F5/10 | 分類號: | E03F5/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雨水 棄流井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雨水棄流井。
背景技術
雨水棄流是指雨水初期棄流,主要應用在雨水回收利用收集系統中。在使用雨水回收利用收集系統收集硬化地面、草坪及其它可以收集雨水介質中的雨水時,降雨剛開始的部分雨水都會含有雜質,如紙屑、雜塵及油污等污染物。因此,降雨剛開始的部分雨水需要用棄流裝置將其拋棄,收集降雨一段時間后的干凈雨水。
在雨水回收利用收集系統中,雨水棄流的好壞,直接決定雨水收集的質量。如果雨水初期棄流讓雜質流入雨水儲存箱,不僅會加大過濾器的工作強度,造成過濾器堵塞,而且,雜質沉積在池底,給后期的清理工作帶來非常大的麻煩,致使整個系統癱瘓。
因此,在雨水收集利用中,其關鍵技術在于雨水初期棄流,只有對初期雨水進行棄流,才能收集優質的雨水,從而降低雨水回收利用的處理成本,而雨水初期棄流的關鍵技術在于雨水棄流井。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適用于不同面積小區的雨水棄流井。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解決方案為:
一種雨水棄流井,包括池體、進水管、收集管、棄流管、泄水管、浮板、可調支撐桿、連桿及擋板;池體分隔成收集池和棄流池,收集池與棄流池通過棄流管連通;進水管及收集管設置在收集池中,處于同一高度,且位于棄流管之上;泄水管設置在棄流池中,與棄流管處于同一高度;連桿樞接在棄流池中,一端連接擋板,擋板位于泄水管之上,另一端連接可調支撐桿,可調支撐桿連接浮板,浮板位于棄流管之上。
進一步,在池體底部設置一墊層。
進一步,浮板為塑膠浮板。
采用上述方案后,初期雨水從進水管進入收集池,此時雨量較小且含有雜質,進入收集池后通過棄流管進入棄流池,由于雨量較小,不會向上推動浮板,進而使可調支撐桿上移,促使連桿擺動,帶動擋板下移將泄水管堵住,因此,初期雨水直接從泄水管排出,將含有雜質的初期雨水棄流。
初期雨水棄流之后,雨量增大,棄流池中的水位不斷上升,雨水推動浮板向上移動,進而使可調支撐桿上移,促使連桿擺動,帶動擋板下移將泄水管堵住,此時,雨水由收集管排出,進行回收利用,回收到較為優質的雨水。
同時,通過調節可調支撐桿長度,進而調節浮板的高度,可以對不同面積的小區初期雨水棄流,通過計算可調支撐桿的長度,來達到滿足不同面積小區初期雨水棄流的目地。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組合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A-A方向的剖視圖。
圖4是圖2B-B方向的剖視圖。
標號說明
池體1?????????????????????收集池11
棄流池12???????????????進水管2
收集管3????????????????棄流管4
泄水管5??????????????????浮板6
可調支撐桿7??????????連桿8
擋板9????????????????????墊層10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說明。
參閱圖1至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揭示的一種雨水棄流井,包括池體1、進水管2、收集管3、棄流管4、泄水管5、浮板6、可調支撐桿7、連桿8及擋板9。
池體1分隔成收集池11和棄流池12,收集池11與棄流池12通過棄流管4連通。
進水管2及收集管3設置在收集池11中,處于同一高度,且位于棄流管4之上。進水管2與雨水管道連接,而收集管3與蓄水池連接。
泄水管5設置在棄流池12中,與棄流管4處于同一高度。泄水管5連接市政雨水管。
連桿8樞接在棄流池12中,一端連接擋板9,擋板9位于泄水管5之上,另一端連接可調支撐桿7,可調支撐桿7連接浮板6,浮板6位于棄流管4之上。為增加浮力,浮板6優選為塑膠浮板,當然可以為其它材質。
為防止雨水大量滲漏,可以在池體1底部設置一墊層10。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初期雨水從進水管進入收集池11,進入收集池11后通過棄流管4進入棄流池12,由于初期雨水雨量較小,不會向上推動浮板6,不能促使擋板9下移將泄水管5堵住,因此,含雜質的初期雨水直接從泄水管5排人市政雨水管,將初期雨水棄流。
初期雨水棄流之后,雨量增大,棄流池12中的水位不斷上升,雨水推動浮板6向上移動,帶動擋板9下移將泄水管5堵住,此時,雨水由收集管3排出,進入蓄水池,回收到較為優質的雨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廈建筑設計(廈門)有限公司,未經天廈建筑設計(廈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73103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