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功率電感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729087.2 | 申請日: | 2012-1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13434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9 |
| 發明(設計)人: | 王向群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向群 |
| 主分類號: | H01F17/04 | 分類號: | H01F17/04;H01F27/29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達知識產權事務所(普通合伙) 44314 | 代理人: | 張約宗;張秋紅 |
| 地址: | 518111 廣東省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功率 電感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感器,尤其涉及一種功率電感器。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包括手機在內的各種移動數碼產品的尺寸越來越小。由于環境的變化帶來的對電磁輻射,交叉干擾與電磁污染管制越來越嚴格(EMC管制標準),電感器在電路中擔當重要的吸收突波功能,而其中的功率電感器的耐電流特性、EMI特性還滿足不了市場的要求。當前市場的小尺寸片式功率電感器大都不是一體成型的構造,存在電感量偏低、不耐大電流、可靠性差和溫度過高,以及EMI特性不好的現實困難,同時,自動化程度不高,其用工成本高也是業界發展的障礙。
目前業內已有采用粉末壓鑄一體成型的功率電感器電極,其采取的工藝是將電極的端部埋入粉體的內部以求固定,這種方式雖然簡單易行,但是也出現了在小尺寸(3*2*1以下尺寸)工藝無法實現的困境。難點有:其一在于直徑0.15以下的高強度漆包線無法實現機械脫皮焊接,直徑0.15以下自焊線雖然可以焊接但絕緣耐壓達不到要求;其二是由于尺寸小,埋入式電極占用粉體空間,致使粉料減少,電感的磁能積下降,線圈外緣尺寸受電極擠占,致使耐電流特性下降;其三是小尺寸的電極成本較高,產品電極尺寸與形狀的一致性精準程度較低,且難以實現大批量的全自動化生產。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功率電感器。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功率電感器,包括內芯、緊密包覆所述內芯的壓鑄體;所述內芯為漆包線繞制而成的線圈結構,其包括主體及自所述主體延伸出的延伸部,所述壓鑄體采用磁性金屬粉料一體壓鑄于所述內芯上而形成,所述延伸部露出所述壓鑄體的相對端面,所述壓鑄體對應所述延伸部的端部表面上鍍有金屬層,將所述壓鑄體的所述端部包覆起來,以形成所述功率電感器的電極。
所述金屬層包括銅層。
所述金屬層還包括依次鍍于所述銅層上的鎳層及錫層。
所述內芯的所述延伸部呈扁平狀。
所述內芯為采用扁平或圓形的高強度熱熔漆包線繞制而成的線圈結構。
所述壓鑄體的表面覆有樹脂層,所述樹脂層位于所述金屬層下方。
所述樹脂層為采用環氧樹脂涂覆形成的透明樹脂層。
本實用新型采用磁性金屬粉料與內芯一體壓鑄成型,可以實現大批量自動化生產,極大地減少了材料成本和用工成本;取消了傳統線圈與電極間的焊接工藝,徹底克服了傳統工藝中容易出現焊點等各種問題的質量隱患,使得成品的絕緣特性、磁屏蔽特性、耐電流特性、高溫特性以及成本控制得以大幅度提升。
附圖說明
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附圖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功率電感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功率電感器的內芯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所示功率電感器的內芯另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功率電感器的制造過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現對照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及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功率電感器,包括內芯2、緊密包覆所述內芯2的壓鑄體1。內芯2為漆包線繞制而成的線圈結構,其包括主體21及自主體21延伸出的延伸部22,延伸部22呈扁平狀。壓鑄體1采用磁性金屬粉料一體壓鑄于內芯2上而形成,壓鑄體1將內芯2高密度封固于其中,延伸部22露出壓鑄體1的相對端面。
所述漆包線采用高強度熱熔(耐高溫)的漆包線,可為扁平型的或圓形的漆包線,如圖2所示,內芯為采用扁平型漆包線繞制而成的線圈結構;作為一種選擇性實施方式,如圖3所示,內芯2’也可為圓形漆包線繞制而成的線圈結構,其延伸部22’通過壓扁處理后呈扁平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向群,未經王向群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72908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