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耐氨冷媒電磁線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728370.3 | 申請日: | 2012-1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13351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9 |
| 發明(設計)人: | 徐偉紅;袁世臻;夏宇;何少波;安小珍;胡兆楠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巨峰電氣絕緣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B7/17 | 分類號: | H01B7/17;H01B7/28;H01B7/04 |
| 代理公司: | 蘇州創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孫仿衛;汪青 |
| 地址: | 215214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冷媒 電磁線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電工用電磁線制造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氨冷媒電機的電磁線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蒙特利爾議定書所規定的HCFC制冷劑淘汰期限的臨近,采用何種替代制冷劑已經成為全球冰箱、空調器、制冷電機行業的熱議話題。目前討論最多的替代制冷劑主要有兩種:HFCs制冷劑和天然制冷劑。天然制冷劑主要傾向于HC、CO2和氨。對于天然制冷劑來說,其應用歷史可以追溯到制冷行業發展初期,但由于其安全性和能效等多種因素,后逐步被化學制冷劑替代。隨著CFCs和HCFCs制冷劑的淘汰,制冷行業重新意識到天然制冷劑的優勢。
氨對大氣臭氧層無破壞作用,也無溫室效應。是一種天然的環保制冷劑。氨有較好的熱力性質和物理性質。氨的凝固溫度為-77.7℃,標準蒸發溫度為-33.3℃,常用在+5℃~-60℃的蒸發溫度系統中。在常溫下冷凝壓力一般為1.1~1.3MPa。氨的氣化潛熱較大,在大氣壓力下為1164KJ/Kg,單位容積制冷量也較大,單位標準容積制冷量大約為520kcal/m3,所以以氨為制冷劑的壓縮機組尺寸相對較小。氨的粘度小,流動阻力小,傳熱性質好,價格低廉,這些特性決定了氨在制冷領域的廣泛應用。但氨有很強的堿性,對絕大部分絕緣材料都有腐蝕作用。因此,對氨冷媒的壓縮機電機和制冷電機使用的電磁線與絕緣材料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目前市場上現有的電磁線如聚酯漆包線、改性聚酯漆包線、聚酯亞胺漆包線、聚酯亞胺/聚酰胺酰亞胺漆包線、聚酰亞胺漆包線、聚氨酯漆包線等都不能耐受氨冷媒的侵襲,以尼龍為表面涂層的復合漆包線,也因為尼龍層厚度太薄而不能耐受氨冷媒的侵襲。目前市場上還沒有適用于耐氨冷媒的電磁線。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耐氨冷媒電磁線。
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取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耐氨冷媒電磁線,包括導體和包設在所述導體外周的絕緣層,所述絕緣層由氟樹脂構成;或者,所述絕緣層包括底層樹脂層和面層樹脂層,其中底層樹脂層由選自聚酯、改性聚酯及聚酯亞胺樹脂中的任一種樹脂構成;面層樹脂層由尼龍樹脂或氟樹脂構成。
根據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尼龍樹脂可以為尼龍6、尼龍6T、尼龍66、尼龍610、尼龍612或尼龍1010。所述氟樹脂可以為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全氟丙基全氟乙烯基醚與聚四氟乙烯的共聚物(PFA)、聚偏氟乙烯(PVDF)、聚全氟乙丙烯(F46)及聚三氟氯乙烯(PCTFE)中的任一種。
優選地,所述底層樹脂層和面層樹脂層之間的厚度比例為1:1~2。
所述的導體可以為電工鋁線。
優選地,將電磁線按試驗方法GB/T13501-2008進行高壓釜耐氨冷媒試驗,擊穿電壓保持率在90%以上。
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電磁線不耐氨冷媒、不能用于氨冷媒的制冷電機的缺陷,得到一種既具有常規電磁線優良的附著力、柔韌性等性能,又具有優異耐氨冷媒性能的電磁線。這種電磁線可應用于氨冷媒的制冷電機的絕緣技術領域。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1的耐氨冷媒漆電磁線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實施例3的耐氨冷媒漆電磁線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1’、導體;2,2’、絕緣層;20’、底層樹脂層;21’、面層樹脂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說明。應理解,這些實施例是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是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實施例中采用的實施條件可以根據具體使用的不同要求做進一步調整,未注明的實施條件為常規實驗中的條件。
以下是實施例中,電磁線耐液氨試驗方法如下:電磁線按試驗方法GB/T13501-2008<封閉式制冷壓縮機用電動機絕緣相容性試驗方法>,進行高壓釜耐氨冷媒試驗,試驗溫度:175℃;試驗壓力:2.5MPa,試驗時間:168h。試驗結束后,觀察電磁線外觀變化情況,檢測擊穿電壓。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巨峰電氣絕緣系統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巨峰電氣絕緣系統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72837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