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負壓引流管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727968.0 | 申請日: | 2012-1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1755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26 |
| 發明(設計)人: | 李秋;趙家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秋;趙家軍 |
| 主分類號: | A61M25/10 | 分類號: | A61M25/10 |
| 代理公司: | 濟南舜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苗峻 |
| 地址: | 250021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引流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負壓引流管,特別涉及一種用于腳部創口引流的負壓引流管,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負壓創面治療技術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用于治療創面的一項新技術,其是利用負壓、通過引流管和敷料作用于清創后的創面,促使創面愈合。腳部潰爛是糖尿病的重要并發癥之一,目前臨床上治療糖尿病患者腳部潰爛,經常采用負壓創面治療技術。目前,負壓創面治療所采用的負壓引流管為橡膠軟管,軟管上有引流孔,軟管的外部設高分子醫用海綿層。現有技術中的這種負壓引流管的引流末端為開放式結構,在負壓引流過程中,易導致壓力分布不均勻,其開口部位的負壓比較高,且開口處易吸附一些組織,影響引流效果和創面治療效果。其次,由于患者腳部的潰爛處通常存在一些口部較小但內部比較大或比較深的竇洞,現有技術中的圓形的負壓引流管與竇洞內的創面不能充分接觸,很難對患者患處竇洞內的創面進行充分引流、治療,大大影響了治療效果。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引流過程中壓力分布均勻、能大大提高引流效果的負壓引流管。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負壓引流管,包括引流段,所述引流段帶有若干個引流孔,在引流段的外部設有海綿層,其特殊之處是,所述引流段的末端為封閉結構。
本實用新型中,將引流管引流段的末端設為封閉結構,可以使引流過程中引流管內的壓力分布均勻,保證創面的均勻引流。
為了便于對患者患處存在的一些口部較小但內部比較大或比較深的竇洞進行充分的引流、治療,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引流段的尾部是一個膨大部Ⅰ。引流管的膨大部Ⅰ可以完全置于竇洞內,并與竇洞內的創面充分接觸,可以大大提高治療效果。
進一步的方案是,所述膨大部Ⅰ的末端設有一個較膨大部Ⅰ小的膨大部Ⅱ,所述膨大部Ⅱ的體積由膨大部Ⅰ至引流段的末端逐漸減小。該技術方案適于在較大的竇洞內還有較小的竇洞的情況,引流管的膨大部Ⅱ可深入到較小的竇洞內對其進行引流、治療。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其通過將負壓引流管的引流段末端設計為封閉結構,使引流過程中引流管內的壓力分布均勻,保證創面處的均勻引流,有效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引流過程中壓力分布不均勻的技術問題,大大提高了引流效果及治療效果;此外,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引流段的尾部設置膨大部,有效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對一些口部較小但內部比較大或比較深的竇洞存在的不能很好治療的技術難題,其通過設置膨大部使其能與竇洞內的創面充分接觸,大大提高了引流效果和治療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中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中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中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海綿層,2、引流段,3、引流孔,4、引流段的末端,5、膨大部Ⅰ,6、膨大部Ⅱ。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1
如附圖1所示,一種負壓引流管,包括引流段2,所述引流段2帶有若干個引流孔3,在引流段2的外部設有海綿層1,所述引流段2的末端4為封閉結構。
本實施例中,負壓引流管為圓形的軟管,設在引流段2外部的海綿層1為高分子醫用海綿層。
本實施例中,將引流段的末端設為封閉結構,可以使引流過程中引流管內的壓力分布均勻,保證創面的均勻引流。
本實施例中的其他部分采用現有技術,在此不再贅述。
實施例2
如附圖2所示,一種負壓引流管,包括引流段2,所述引流段2帶有若干個引流孔3,在引流段2的外部設有海綿層1,所述引流段2的尾部是一個膨大部Ⅰ5,該膨大部Ⅰ5的末端為封閉結構。
本實施例中的其他部分與實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贅述。
本實施例中的負壓引流管適用于患處是口部較小但內部比較大的竇洞的治療。治療時,負壓引流管的膨大部Ⅰ可以與竇洞內的創面充分接觸,能大大提高治療效果。
實施例3
如附圖3所示,一種負壓引流管,包括引流段2,所述引流段2帶有若干個引流孔3,在引流段2的外部設有海綿層1,所述引流段2的尾部設有一個膨大部Ⅰ5,在膨大部Ⅰ5的末端設有一個較膨大部Ⅰ5小的膨大部Ⅱ6,所述膨大部Ⅱ6的體積由膨大部Ⅰ5至引流段2的末端逐漸減小,膨大部Ⅱ6的末端為封閉結構,膨大部Ⅰ5和膨大部Ⅱ6整體形成一個具有較細末端的膨大結構。
本實施例中的其他部分與實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贅述。
本實施例中的負壓引流管適用于竇洞內還有較小竇洞的竇洞的治療。治療時,負壓引流管的膨大部Ⅰ和膨大部Ⅱ可以分別與大小竇洞內的創面充分接觸,能大大提高治療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秋;趙家軍,未經李秋;趙家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72796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篩砂機
- 下一篇:顯示器背板的涂油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