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礦井水處理過程中的混凝沉淀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725207.1 | 申請日: | 2012-1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83306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2 |
| 發明(設計)人: | 張有喜;宣宏斌;張春山;孟志斌;劉平義;吳廣明;賀和平;許潤蓮;王淑玲;趙海洋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同煤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21/08 | 分類號: | B01D21/08 |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衛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 地址: | 037003***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礦井 水處理 過程 中的 沉淀 系統 | ||
1.一種礦井水處理過程中的混凝沉淀系統,包括混凝沉泥器池(1)、集水槽(2)和迷宮式斜板池(3),其中,混凝沉泥器池(1)由若干個混凝沉泥器組成,每個混凝沉泥器由置于獨立網格內的多層支架(101)和固定于支架(101)上的Y形翼片(102)組成,Y形翼片(102)分層固定在支架(101)的各個層面,且相鄰層之間的Y形翼片(102)位置交錯設置;集水槽(2)設置在混凝沉泥器池(1)的一側,集水槽(2)的入水口與混凝沉泥器的出水口相連通;集水槽(2)的出水口與迷宮式斜板池入口連通,迷宮式斜板的出口連通出水槽(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礦井水處理過程中的混凝沉淀系統,其特征在于:混凝沉淀器的支架有(6)層,自下向上,各層上的Y形翼片(102)的數量分別是1、4、3、4、3、4,最底層的Y形翼片(102)在中間位置,其余層上的Y形翼片(102)在所在層上均勻布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礦井水處理過程中的混凝沉淀系統,其特征在于:混凝沉泥器池(1)由12個混凝沉泥器組成。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礦井水處理過程中的混凝沉淀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迷宮式斜板為高密度迷宮式斜板,斜板與水平面的夾角a=6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同煤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大同煤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725207.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