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二疣犀甲粘蟲網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724527.5 | 申請日: | 2012-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15689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26 |
| 發明(設計)人: | 李洪;鐘寶珠;王東明;呂朝軍;覃偉權;王智 | 申請(專利權)人: | 海南省森林資源監測中心;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M1/02 | 分類號: | A01M1/02;A01M1/10 |
| 代理公司: | 海口翔翔專利事務有限公司 46001 | 代理人: | 莫臻 |
| 地址: | 570000 海*** | 國省代碼: | 海南;6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二疣犀甲 粘蟲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昆蟲捕捉裝置,具體是一種適用于二疣犀甲成蟲的室外捕捉的二疣犀甲粘蟲網。
背景技術
二疣犀甲Oryctes?rhinoceros(Linnaeus)為熱帶亞熱帶地區棕櫚植物的重要害蟲,近年來該蟲在世界各椰子產區的危害日趨嚴重,由于該蟲常夜間聚集于棕櫚植物上危害,加上該蟲具有很厚的鞘翅保護,一般的觸殺性殺蟲劑很難對其產生效果,因此為其防治上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近年來隨著二疣犀甲信息素的開發成功,國內外逐漸開始使用物理防治的方法對其進行防治,其中使用較多的為桶形誘捕器,如專利:200820189648.8,雖然具有一定的捕殺效果,但該誘捕器需要二疣犀甲撞擊十字擋板才能發生作用,導致大量的二疣犀甲被誘集過來后沒能準確撞擊十字擋板而逃脫。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二疣犀甲粘蟲網,將網狀結構與,可有效地增大接觸面,并與信息素相結合,能提高二疣犀甲的誘捕效果。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
一種二疣犀甲粘蟲網,包括網面、掛繩、和誘餌掛鉤,網面為網狀結構,由絲線縱橫交錯設置而構成,掛繩通過連接環與網面連接,誘餌掛鉤通過連接繩固定于網面上。
所述網面由數層網構成。
本實用新型各部分均可獨立,可自由拆卸和組裝。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采用網狀結構,可使二疣犀甲撞擊網面后被束縛,并與信息素相結合,能提高二疣犀甲的誘捕效果,不僅可用于二疣犀甲的捕捉,還可用于紅腳綠金龜、紅棕象甲等的誘捕,網面便于折疊攜帶方便,具有較好的實用價值。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掛繩;2、連接繩;3、誘餌掛鉤;4、網面;5、連接環。
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1所示的結構中,本實用新型包括網面4、掛繩1、和誘餌掛鉤3,網面為網狀結構,是取線徑為0.2?mm的尼龍線絲編織成孔徑為0.4?mm的尼龍網,然后取尼龍網3張,重疊放置,四周固定后做成網面4;在網面四角固聯連接環5,之后系上掛繩1;在網面中央系上連接繩2,將誘餌掛鉤3系于連接繩上。
使用時,利用網面四周的掛繩1將網面4懸掛于田間,同時將二疣犀甲聚集信息素置于誘餌掛鉤3上。由于二疣犀甲足上有很多毛刺,當其被信息素誘集過來后,由于慣性會撞擊網面4,之后由于其用力掙扎,其足部就會被網面上的尼龍線所纏繞而達到捕捉目的。
以上所述之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故凡依本實用新型之形狀、原理所做的變化,均應包涵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海南省森林資源監測中心;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未經海南省森林資源監測中心;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72452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曲別針
- 下一篇:鋁合金包邊條切角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