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客車用飛輪殼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20723314.0 | 申請日: | 2012-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92530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2 |
| 發(fā)明(設計)人: | 劉祥伍;郭贏暉;王妮 | 申請(專利權)人: | 濰坊盛瑞動力機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M1/026 | 分類號: | F16M1/026 |
| 代理公司: | 濟南舜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李江 |
| 地址: | 261205 山東省濰***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客車 飛輪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柴油機用零部件,適用于客車,具體的說,涉及一種客車用飛輪殼,屬于機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飛輪殼是發(fā)動機的零部件之一,飛輪殼安裝于飛輪的外部,用于罩蓋飛輪,起安全防護作用,飛輪殼連接著發(fā)動機和變速器,飛輪殼不但承擔發(fā)動機及變速器的部分重量,而且還是發(fā)動機的支承部件,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基礎件,飛輪殼包括飛輪殼本體,飛輪殼本體上設置有飛輪室和機體連接面,飛輪室和機體連接面位于飛輪殼本體的兩側,飛輪殼本體通過機體連接面與柴油機機體連接,飛輪室用于罩蓋飛輪,飛輪室底部的飛輪殼本體上設有軸承安裝孔,飛輪殼本體上還設有馬達安裝孔,馬達安裝孔位于飛輪室的外圓周位置處,飛輪室底部的內側面上設有若干呈發(fā)散狀的加強筋。
在實現本發(fā)明過程中,發(fā)明人發(fā)現現有技術中至少存在以下問題,在使用中,特別是在前置后驅動大、中型客車中常出現飛輪殼開裂現象,強度更高。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以上不足,提供一種客車用飛輪殼,克服了現有技術中飛輪殼開裂的缺陷,采用本實用新型的飛輪殼后,具有整體強度高、不易開裂的優(yōu)點。
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客車用飛輪殼,包括飛輪殼本體,飛輪殼本體上設置有飛輪室和機體連接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飛輪室底部的外側面上設有若干呈發(fā)散狀的加強筋;
所述加強筋與機體連接面位于飛輪殼本體的同側。
一種優(yōu)化方案,所述飛輪室底部的內側面為光滑面。
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上技術方案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點:加強筋呈發(fā)散狀設置在飛輪室底部的外側,加強筋與機體連接面位于飛輪殼本體的同側,飛輪殼整體強度提高,不易出現裂紋。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飛輪殼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附圖1的后視圖;
圖中,
1-飛輪殼本體,2-機體連接面,3-飛輪室,4-軸承安裝孔,5-馬達安裝孔,6-加強筋。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客車用飛輪殼,包括飛輪殼本體1,飛輪殼本體1上設置有飛輪室3和機體連接面2,飛輪室3和機體連接面2位于飛輪殼本體1的兩側,飛輪殼本體1通過機體連接面2與柴油機機體連接,飛輪室3用于罩蓋飛輪,飛輪室3底部設有軸承安裝孔4,飛輪殼本體1上設有用于容納起動馬達的馬達安裝孔5,馬達安裝孔5位于飛輪室3的外圓周位置處,飛輪室3底部的外側面上設有若干呈發(fā)散狀的加強筋6,加強筋6與機體連接面2位于飛輪殼本體1的同側,飛輪室3底部的內側面為光滑面,本實用新型的飛輪殼整體強度提高,不易出現裂紋。
以上所述為本實用新型最佳實施方式的舉例,其中未詳細述及的部分均為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的公知常識。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以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任何基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啟示而進行的等效變換,也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濰坊盛瑞動力機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濰坊盛瑞動力機械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72331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直線縫切器的釘頭組件
- 下一篇:鋼制柜加固型鐵鏈合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