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封閉式高速救助艇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721103.3 | 申請日: | 2012-1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27099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14 |
| 發明(設計)人: | 顧中達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陰市北海救生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3B15/00 | 分類號: | B63B15/00 |
| 代理公司: | 江陰大田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47 | 代理人: | 陳建中 |
| 地址: | 2144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封閉式 高速 救助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封閉式高速救助艇。
背景技術
救生艇通常在大型船舶遇險的情況下作為乘員的逃生工具,目前大多數救生艇都是采用開敞式結構,當在惡劣天氣進行救助時,開敞式救生艇很可能使原本抵抗力、免疫力低的傷病人員遭受風吹雨淋、寒流以及烈日暴曬的侵襲而降低其生還希望,另外在海上風浪大的情況下,開敞式救生艇容易傾翻,就會導致原本獲救的傷員再次落海,而這對于幾乎喪失自救能力的傷病員來說幾乎就沒有生還的可能,且救生人員的工作環境也較惡劣,影響救生工作的持續進行,救援環境較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救援環境較好的封閉式高速救助艇。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了一種封閉式高速救助艇,包括艇身、蓋設于所述的艇身上的上艙蓋、設置于所述的上艙蓋內的駕駛室、開設于所述的上艙蓋上的艙門、設置于所述的艇身上的動力裝置,所述的艇身與所述的上艙蓋之間形成封閉式的乘務艙,所述的乘務艙內設置有乘員座椅。
作為優選地,所述的上艙蓋上設置固定有吊鉤,所述的吊鉤位于所述的駕駛室的前方。
作為優選地,所述的上艙蓋與所述的艇身之間通過護舷相連接。
作為優選地,所述的艙門與所述的上艙蓋相滑動設置。
作為優選地,所述的駕駛室內設置有駕駛座椅、方向盤以及控制儀表。
作為優選地,所述的乘務艙內還設置有救護擔架以及藥械箱。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在于:通過在艇身上蓋設上艙蓋,使得駕駛室與乘務艙均處于閉合的空間內,不受外界惡劣天氣的影響,避免了對落難人員的二次傷害,且改善了救生人員的工作環境。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示意圖。
圖中:1、艇身;2、上艙蓋;3、駕駛室;4、動力裝置;5、吊鉤;6、護舷;7、駕駛座椅;8、方向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于更加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如圖1所示,一種封閉式高速救助艇,包括艇身1、蓋設于所述的艇身1上的上艙蓋2、設置于所述的上艙蓋2內的駕駛室3、開設于所述的上艙蓋2上的艙門、設置于所述的艇身1上的動力裝置4,所述的艇身1與所述的上艙蓋2之間形成封閉式的乘務艙,所述的乘務艙內設置有乘員座椅。
如圖1所示,所述的上艙蓋2上設置固定有吊鉤5,所述的吊鉤5位于所述的駕駛室3的前方。通過設置吊鉤5便于吊艇架對救生艇進行收放。操作較方便。
如圖1所示,所述的上艙蓋2與所述的艇身1之間通過護舷6相連接。結構簡單,拆卸較方便。
如圖1所示,所述的艙門與所述的上艙蓋2相滑動設置。即采用推拉式艙門,打開或者關閉均較方便,便于操作,減少耽擱時間。
如圖1所示,所述的駕駛室3內設置有駕駛座椅7、方向盤8以及控制儀表。
無圖示,所述的乘務艙內還設置有救護擔架以及藥械箱。可以在乘務艙內對傷病員進行及時的護理以及救助,提高其生還的可能性。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陰市北海救生設備有限公司,未經江陰市北海救生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72110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