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有效阻止返塵的紗筒組吸塵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718823.4 | 申請日: | 2012-1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84259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2 |
| 發明(設計)人: | 莊郁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吳江市科時達紡織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8B15/04 | 分類號: | B08B15/04;B01D46/1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5228 江蘇省蘇州市吳***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有效 阻止 紗筒組 吸塵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紡織領域的吸塵裝置,尤其涉及一種紗筒上的吸塵裝置。?
背景技術
紡織領域,紗線在生產的各道工序中會或多或少產生包括棉塵、飛花在內的塵絮,從而影響紡織的質量,污染車間環境。傳統的吸塵裝置設于相應紡織機械的上方,包括集塵罩、吸風機和與集塵罩相連通的過濾結構,工作時通過吸風機由集塵罩將下方產生的塵絮吸入過濾結構,從而清潔產塵紡織機械周圍的環境,但是由于吸塵裝置的集塵罩所對的環境為開放式環境,很難清理徹底。另外,過濾結構通常由過濾袋和過濾板兩種,過濾袋通常為布袋,透氣性不好,既存在安全隱患,又容易發生塵絮從過濾結構反向進入集塵管或集塵罩的返塵現象,過濾板雖然透氣性較好,但也不能很好的避免返塵。?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從源頭上吸塵、集塵,且集塵范圍大,成本低,能有效阻止返塵,提高吸塵效率的紗筒組吸塵裝置。?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有效阻止返塵的紗筒組吸塵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長條狀集塵罩,通過集塵管與所述集塵罩相連通的濾塵結構,以及設于所述集塵管中的吸風機;所述集塵罩內部設有紗筒支架和多個紗筒立軸,集塵罩側壁上開有紗線出線孔;所述濾塵結構包括一端敞口的箱狀殼體、設于殼體內的至少兩塊平行的過濾板及設于所述殼體敞口端的出風網,所述濾塵結構與所述集塵管的連接端為濾塵結構入口,距離所述濾塵結構入口最近的一塊所述過濾板為第一過濾板,所述第一過濾板平行于過濾方向的四個側面中至少有一個側面與平行的所述殼體壁面間留有空隙,至少一塊所述過濾板平行于過濾方向的四個側面全部與所述殼體壁面密封連接。?
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進一步包括所述殼體內共設有三塊所述過濾板,距離所述濾塵結構入口最遠的一塊為第三過濾板,所述第三過濾板平行于過濾方向的四個側面全部與所述殼體壁面密封連接。?
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進一步包括所述第一過濾板和第三過濾板之間的過濾板為第二過濾板,所述殼體壁面的一側與所述第一過濾板平行于過濾方向的一個側面間留有空隙,相對的一側與所述第二過濾板平行于過濾方向的一個相應側面間留有空隙。?
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進一步包括所述殼體壁面的一側與所述第一過濾板平行于過濾方向的一個側面間的空隙長度為所述第一過濾板沿該空隙長度方向的總長的1/10。?
本實用新型解決了背景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紗筒組吸塵裝置的吸塵范圍覆蓋到整個紗筒組,工作空間封閉,吸塵效果好。且自帶紗筒支架和紗筒立軸,無需與另外的紗筒固定裝置配合,簡化結構,安裝方便。最重要的是,濾塵結構中在過濾方向的最后一塊過濾板前設置與殼體壁面留有空隙的過濾板或擋板,有效阻止塵絮從濾塵結構中返回集塵管,甚至集塵罩,有助于進一步從源頭上保持紗線的清潔。?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中集塵罩的側視剖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中集塵罩的俯視圖;
圖中:2、集塵罩,4、集塵管,6、吸風機,8、紗筒支架,12、紗筒立軸,14、紗線出線孔,16、第一漏斗部,18、殼體,22、出風網,24、第一過濾板,26、第二過濾板,28、第三過濾板,32、空隙,34、空隙,36、第二漏斗部,42、殼體壁面的一側,44、殼體壁面的相對一側,α、夾角,β、夾角。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
如圖1-3所示,一種有效阻止返塵的紗筒組吸塵裝置,包括長條狀集塵罩2,通過集塵管4與集塵罩2相連通的濾塵結構,以及設于集塵管4中的吸風機6。集塵罩2內部設有紗筒支架8和五個紗筒立軸12,集塵罩2側壁上開有紗線出線孔14。紗線出線孔14的直徑為1-3毫米。集塵罩2包括長方體狀中空本體和設于集塵罩2底端的第一漏斗部16。第一漏斗部16的大口一端正對集塵罩2內腔,小口一端與集塵管4連通。第一漏斗部16的側壁與紗筒立軸12的排列方向之間的夾角α為36-50°,夾角α控制在合適的范圍有利于保證第一漏斗部16對塵絮起到一定的聚攏集中作用,同時也避免占用過多空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吳江市科時達紡織有限公司,未經吳江市科時達紡織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71882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