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水煤漿鍋爐曝氣攪拌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717498.X | 申請日: | 2012-1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11854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07 |
| 發明(設計)人: | 徐凱;李建森;王濤;王細美;陳占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照港集團嵐山港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D88/74 | 分類號: | B65D88/74 |
| 代理公司: | 青島聯智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劉曉 |
| 地址: | 276808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煤漿 鍋爐 攪拌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曝氣攪拌裝置,具體地講涉及一種水煤漿鍋爐曝氣攪拌裝置。?
背景技術
鍋爐水煤漿儲罐的原曝氣攪拌裝置采用罐底圓周四等分,曝氣夾角為90度,曝氣管線離罐底50厘米,在使用過程中存在如下問題:攪拌盲區較大,造成水煤漿沉淀較多,每季度需要清理水煤漿罐,由于清理出的水煤漿硬化無法使用,造成儲罐罐容量減小和水煤漿浪費。?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現有水煤漿鍋爐曝氣攪拌裝置存在的攪拌盲區大,造成水煤漿沉淀較多的問題,提出一種水煤漿鍋爐曝氣攪拌裝置,其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水煤漿鍋爐曝氣攪拌裝置,包括水煤漿儲罐,安裝在水煤漿儲罐上曝氣管,所述曝氣管包括環形管及L形管,其特征在于:所有的L形管的橫直部均與所述水煤漿儲罐之間存在一交點,該交點向所述水煤漿儲罐中心軸線所作的垂線與相應L形管的橫直部之間形成夾角A為30-50°。
進一步地,所述L形管的個數為12個,該L形管均勻設置。?
進一步地,所有的L形管的橫直部在其所在的平面向一個方向傾斜40°。?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如下:?
本實用新型通過增加曝氣管中L形管的個數同時改變其夾角,具體地將所有的L形管的橫直部在其所在的平面向一個方向傾斜30-50°,這樣,從L形管中噴出的氣流在在水煤漿儲罐底部形成環形曝氣氣流,環形曝氣氣流使得整個水煤漿儲罐內水煤漿得到充分的攪拌,有效消除了沉淀現象。
結合附圖閱讀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后,本實用新型的其他特點和優點將變得更加清楚。?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一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L形管的橫直部在水煤漿儲罐內的排布結構示意圖;
圖中,1、水煤漿儲罐;2、曝氣管;2-1、環形管;2-2、L形管;2-2-1、橫直部;3、進氣口。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參考圖1及圖2,一種水煤漿鍋爐曝氣攪拌裝置,包括水煤漿儲罐,安裝在水煤漿儲罐上曝氣管,所述曝氣管包括環形管及L形管,其中,所述L形管的個數為10-14個,所有的L形管的橫直部在其所在的平面向同一個方向相對于原橫直部傾斜30-50°。?
本實施例所述L形管的個數為12個,?L形管均勻設置,所有L形管的橫直部在其所在的平面向一個方向傾斜角度A為40°,即L形管的橫直部與其在水煤漿儲罐的結合處的切面的夾角為40°。?
本實施例由于L形管的橫直部在其所在的平面向一個方向傾斜一定的角度,因而,在強大氣流的沖擊下,水煤漿儲罐底部形成環形曝氣氣流,可有效消除了沉淀現象。?
參考圖1及圖2,本實施例具體應用如下:壓縮空氣從進氣口進入,沿著環形管進入各個L形管,然后進入水煤漿儲罐內部,在水煤漿儲罐底部形成環形曝氣氣流。?
為了增大攪拌力在本實施例的基礎上,所述L形管的橫直部還可進一步向斜下方傾斜,這樣從L形管出來的氣流直接斜沖底部,可增大攪拌力。?
本實施例子在試驗中,由于水煤漿定期攪拌,沒有發生沉淀現象,每季度可節約水煤漿10余噸,同時減少清罐費用,大大提高了罐容利用率。?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照港集團嵐山港務有限公司,未經日照港集團嵐山港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71749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腌制調味沙芥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鹽漬枸杞芽菜的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