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真空吸塑成型機冷卻吹氣口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715127.8 | 申請日: | 2012-1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5254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29 |
| 發明(設計)人: | 洪從運;溫啟浩;尹付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高陽電子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51/42 | 分類號: | B29C51/4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4128 江蘇省鹽城***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真空 塑成 冷卻 氣口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真空成型機設備,特別是一種真空吸塑成型機冷卻吹氣口裝置。?
背景技術
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國民經濟得到快速增長,“科技創新,自主創新”已成為我國目前工業發展的主流,我國工業正逐步向集約型,節能減排,低碳的方向發展。吸塑機,又叫熱塑成型機,是利用真空泵產生的真空吸力將加熱塑化的PVC、PE、PP、PET等熱塑性塑料卷材經過模具吸塑成各種形狀的包裝盒、吸塑托盤、泡殼、框等產品的機器。臺灣雙星機械公司生產的S系列真空成型機,由于冷卻吹氣口位置固定,導致冷卻效果不理想,影響產品質量,還延長了冷卻時間,降低生產效率,增加了生產成本。而且由于冷卻吹氣口固定位置較低,操作者的操作和監察活動空間受到限制,還容易碰撞到操作者的頭部,發生安全事故。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科研單位和企業科技人員在不斷的研究、探索,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對真空吸塑成型機冷卻吹氣口裝置進行改進創新,雖然取得了一些進步,但仍然存在著尚未克服的技術難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種真空吸塑成型機冷卻吹氣口裝置。通過將原冷卻吹氣口裝置改裝固定在氣缸活塞桿上,利用氣缸伸縮運動來控制冷卻吹氣口的位置。改進后的冷卻吹氣口裝置冷卻時間短,效果好,工作效率高,既提高產品質量又節約成本,還能避免操作安全事故的發生。?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含有汽缸-I、活塞桿-I、懸桿、吹氣口、汽缸-II、活塞桿-II,在真空吸塑成型機設備框架上方的兩端各設有一個垂直設置的汽缸-I和汽缸-II,汽缸-I和汽缸-II的中心位置分別設有活塞桿-I和活塞桿-II,活塞桿-I和活塞桿-II之間固定連接有一橫向懸桿,懸桿上設有4個等間距排列的吹氣口,組成了一種真空吸塑成型機冷卻吹氣口裝置。?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原理是:通過氣缸伸縮運動來控制冷卻吹氣口的位置。設備運行時,控制器給汽缸-I和汽缸-II發出指令,汽缸-I和汽缸-II上的活塞桿-I和活塞桿-II從上限位置開始向下運動,與活塞桿-I和活塞桿-II相固定連接的懸桿也向下運動,與懸桿固定連接的4個吹氣口也同時做向下運動,當活塞桿-I和活塞桿-II動到下限位置時,汽缸-I和汽缸-II停止運行,吹氣口在控制器的指令下完成相應的冷卻任務。冷卻任務結束后,汽缸-I和汽缸-II自動回縮,活塞桿-I和活塞桿-II從指定位置回到運行前的上限位置。此時,操作人員再進行相關操作和監察時,活動空間不受限制,也不會碰撞到其頭部,避免了操作?安全事故的發生。?
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是:改進后的冷卻吹氣口裝置冷卻時間短,效果好,且工作效率高,既提高了產品質量又節約成本,還避免了操作安全事故的發生。?
附圖說明
下面是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描述:?
圖中是一種真空吸塑成型機冷卻吹氣口裝置結構示意圖。?
在圖中:1.汽缸-I、2.活塞桿-I、3.懸桿、4.吹氣口、5.汽缸-II、6.活塞桿-II。?
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中,在真空吸塑成型機設備框架上方的兩端各設有一個垂直設置的汽缸-I和汽缸-II,汽缸-I和汽缸-II的中心位置分別設有活塞桿-I和活塞桿-II,活塞桿-I和活塞桿-II之間固定連接有一橫向懸桿,懸桿上設有4個等間距排列的吹氣口。?
通過氣缸伸縮運動來控制冷卻吹氣口的位置。設備運行時,控制器給汽缸-I和汽缸-II發出指令,汽缸-I和汽缸-II上的活塞桿-I和活塞桿-II從上限位置開始向下運動,與活塞桿-I和活塞桿-II相固定連接的懸桿也向下運動,與懸桿固定連接的4個吹氣口也同時做向下運動,當活塞桿-I和活塞桿-II動到下限位置時,汽缸-I和汽缸-II停止運行,吹氣口在控制器的指令下完成相應的冷卻任務。冷卻任務結束后,汽缸-I和汽缸-II自動回縮,活塞桿-I和活塞桿-II從指定位置回到運行前的上限位置。此時,操作人員再進行相關操作和監察時,活動空間不受限制,也不會碰撞到其頭部,避免了操作安全事故的發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高陽電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經江蘇高陽電子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71512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