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流互感器底座專用扳手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714212.2 | 申請日: | 2012-1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85441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2 |
| 發明(設計)人: | 盧沖;耿冬梅;龐艷紅;王曉霞;王勇;李亞迅;張洋 | 申請(專利權)人: | 衡水供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5B13/48 | 分類號: | B25B13/48;B25B13/46;B25B23/16 |
| 代理公司: | 衡水市盛博專利事務所 13119 | 代理人: | 孫廷玉 |
| 地址: | 053000 ***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流 互感器 底座 專用 扳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扳手技術領域,具體的講涉及電流互感器底座專用扳手。?
背景技術
電流互感器運行所需空間并不大,但由于構造以及在老式計量箱中固定的位置,我們的拆裝工作并不容易,并且電流互感器的輪換周期為20年,一般到達輪換期限的互感器底座螺絲也早已銹蝕,給我們的更換工作增添了新的難度。原來拆裝電流互感器時,需要兩個扳手,計量箱本身比較狹小,扳手還要伸到互感器底下才能擰動螺絲,手也經常被計量箱的白鐵沿劃傷。而且工作效率低,勞動強度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提供一種工作效率高、使用方便、勞動強度小、不容易劃傷的電流互感器底座專用扳手。?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技術方案為:包括棘輪扳手本體,在棘輪扳手本體的套口內設置有傳動桿,在該傳動桿的另一端設置有板頭架,在所述板頭架內設置有相互嚙合的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在所述第一齒輪上設置有與所述傳動桿端部形狀匹配的傳動桿孔,所述傳動桿的端部插入所述的傳動桿孔內,在所述第二齒輪內設置有螺母套孔。?
其附加技術特征為:?
在所述棘輪扳手本體的末端設置有防滑外套。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流互感器底座專用扳手,同現有技術相比較具有以下優點:其一,由于包括棘輪扳手本體,在棘輪扳手本體的套口內設置有傳動桿,在該傳動桿的另一端設置有板頭架,在所述板頭架內設置有相互嚙合的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在所述第一齒輪上設置有與所述傳動桿端部形狀匹配的傳動桿孔,所述傳動桿的端部插入所述的傳動桿孔內,在所述第二齒輪內設置有螺母套孔,使用時,將第二齒輪的螺母套孔套在電流互感器底座的固定螺母上,只需一只手拿扳手將下面的螺絲頭固定,將發力點引到計量箱外,另外一只手很輕易就會將其擰開,這樣,不會對操作者的手劃傷,而且使用方便,勞動強度降低,勞動效率大大提高;其二,由于在所述棘輪扳手本體的末端設置有防滑外套,防止在發力時手打滑。?
附圖說明
圖1為電流互感器底座專用扳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板頭架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所提出的電流互感器底座專用扳手的結構做進一步說明。?
如圖1和圖2所示,為電流互感器底座專用扳手的結構示意圖。其結構包括棘輪扳手本體1,在棘輪扳手本體1的套口2內設置有傳動桿3,在該傳動桿3的另一端設置有板頭架4,在板頭架4內設置有相互嚙合的第一齒輪5和第二齒輪6,在第一齒輪5上設置有與傳動桿3的端部形狀匹配的傳動桿孔7,傳動桿3的端部插入傳動桿孔7內,在第二齒輪6內設置有螺母套孔8。使用時,將第二齒輪6的螺母套孔8套在電流互感器底座的固定螺母上,只需一只手拿扳手將下面的螺絲頭固定,將發力點引到計量箱外,另外一只手很輕易就會將其擰開,這樣,不會對操作者的手劃傷,而且使用方便,勞動強度降低,勞動效率大大提高。?
在棘輪扳手本體1的末端設置有防滑外套9,防止在發力時手打滑。?
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僅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只要結構與本實用新型電流互感器底座專用扳手結構相同,就落在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衡水供電公司,未經衡水供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71421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分段壓裂油管系統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種通用型錨固界面剪切流變實驗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