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脫硫吸收塔下部漿液攪拌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709785.6 | 申請日: | 2012-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62260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05 |
| 發明(設計)人: | 邱昭澎;房軍;徐琳;鄭華;趙虹陽;金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濟南裕興化工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3/78 | 分類號: | B01D53/78;B01D53/50;B01F5/10 |
| 代理公司: | 濟南泉城專利商標事務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 地址: | 250033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脫硫 吸收塔 下部 漿液 攪拌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脫硫吸收塔,具體涉及脫硫吸收塔下部漿液攪拌裝置。
背景技術???
鍋爐煙氣脫硫的核心設備是吸收塔,二氧化硫與氫氧化鈉的中和反應就在此完成。我公司脫硫系統采用的是雙堿法,石灰加入的量不容易控制,系統內生成的碳酸鈉全部置換生成亞硫酸鈣的過程中,石灰有時候會過量,過量的石灰在吸收塔內與二氧化硫反應,生成亞硫酸鈣,沉積在吸收塔內。另外,由于在點爐時也會有大量煙灰進入吸收塔,沉積在底部。由此,吸收塔內的沉淀物會逐漸增多,大致每運行一個月就需要停車清理。沉積物最高可達2米,需至少2天才可清理干凈。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吸收塔內部沉積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脫硫吸收塔下部漿液攪拌裝置。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脫硫吸收塔下部漿液攪拌裝置,包括漿液輸出管、設置于吸收塔外的漿液輸送泵以及浸沒于吸收塔下部漿液內的布漿器,漿液輸出管連接漿液輸送泵入口,漿液輸送泵出口連接布漿器。
上述脫硫吸收塔下部漿液攪拌裝置,所述布漿器包括總管和總管上連接的若干支管,支管端部和中部設置向下的出漿噴嘴。
上述脫硫吸收塔下部漿液攪拌裝置,所述出漿噴嘴為11只。
上述脫硫吸收塔下部漿液攪拌裝置,所述漿液輸出管和布漿器的管道設置厚度至少為3mm的耐磨內襯。
上述脫硫吸收塔下部漿液攪拌裝置,所述出漿噴嘴正下方設置花崗巖板。
上述脫硫吸收塔下部漿液攪拌裝置,所述布漿器通過支撐梁支撐,布漿器管道和支撐梁通過玻璃絲布纏繞固定。
上述脫硫吸收塔下部漿液攪拌裝置,所述布漿器總管還和備用氣管道連通。
漿液輸送泵將脫硫吸收塔下部漿液抽出,并泵入浸沒于吸收塔下部漿液內的布漿器,通過布漿器實現多點出漿,每個出漿點攪動其周圍的漿液,造成吸收塔下部漿液的攪動混合,大大降低甚至避免吸收塔底形成沉積物,保證了鍋爐煙氣的達標排放和公司的正常生產,較少了清理淤泥所需的人工費。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處局部放大圖。
圖3為圖1中B處局部放大圖。
圖中:1總管,2支管,3出漿噴嘴。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3所示,脫硫吸收塔下部漿液攪拌裝置包括漿液輸出管、設置于吸收塔外的漿液輸送泵以及浸沒于吸收塔下部漿液內的布漿器,漿液輸出管連接漿液輸送泵入口,漿液輸送泵出口連接布漿器。
具體地,所述布漿器包括總管1和總管上連接的若干支管2,支管端部和中部設置向下的出漿噴嘴3。
具體地,所述出漿噴嘴為11只。
為了延長管道的使用壽命,所述漿液輸出管和布漿器的管道設置厚度至少為3mm的耐磨內襯。
為了避免布漿器出漿對脫硫吸收塔內部造成破壞,所述出漿噴嘴正下方設置花崗巖板。
具體地,所述布漿器通過支撐梁支撐,布漿器管道和支撐梁通過玻璃絲布纏繞固定。
具體地,所述布漿器總管還和備用氣管道連通,在出漿噴嘴堵塞或漿液輸送泵故障時啟用備用氣管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濟南裕興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濟南裕興化工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70978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風力集能脫硫塔
- 下一篇:便于裝卸的干燥器濾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