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LDIC厭氧反應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708609.0 | 申請日: | 2012-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07031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9 |
| 發明(設計)人: | 高元新;趙向軍;李前才;蔡衍存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立德環境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3/28 | 分類號: | C02F3/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聯瑞聯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鄭自群 |
| 地址: | 250101 山東省濟南市高***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ldic 反應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有機廢水處理行業常用的反應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是指一種LDIC厭氧反應器。
背景技術
厭氧反應設備為有機廢水處理行業的常用設備。傳統的厭氧反應設備,工作時,有機物原料從反應設備底部進入厭氧反應設備后,反應不充分,處理負荷較低,得到的清水和收集到的沼氣純度低。另外,由于厭氧反應設備底部布水系統布水效果不好等原因,使得反應設備內反應不充分,分離效果不明顯。
可見,現有的厭氧反應設備由于結構上的缺陷,使得反應器內反應不充分、沼氣產量低,且得到的清水和收集到的沼氣純度低。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LDIC厭氧反應器,用以解決現有的厭氧反應設備由于結構上的缺陷,使得反應器內反應不充分、沼氣產量低,且得到的清水和收集到的沼氣純度低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LDIC厭氧反應器,包括:
反應器,反應器包括:反應室,具有第一空腔,設置在反應器的底部;沉淀室,具有第二空腔,設置在反應室的上方,通過第一三相分離器與反應室連通;出水室,具有第三空腔,設置在沉淀室的上方,通過第二三相分離器與沉淀室連通;
布水器,設置在反應室內的底部,與反應室連通;
氣液分離器,設置在出水室的上方,分別與第一三相分離器和第二三相分離器連通,氣液分離器的頂部設置有集氣管;
用于將氣液分離器分離出的液體再次送入布水器內重新進行布水的內循環裝置,與汽液分離器和布水器連通。
其中,優選地,內循環裝置包括:回流管,其一端與汽液分離器的底部出液口連通、另一端與布水器連通。
布水器包括一錐形空腔;
內循環裝置還包括:多個分流管;每個分流管的一端均與回流管連通、另一端均與錐形空腔連通。
其中,優選地,反應室的底部和沉淀室的底部均設置有排泥裝置。
其中,優選地,與第一三相分離器和第二三相分離器連通的進液管沿著預設方向與氣液分離器的筒體連通,預設方向為與氣液分離器筒體的壁面相切的方向。
其中,優選地,與氣液分離器的筒體的壁面相切的方向具體為:
與氣液分離器筒體的橫截面相切的方向;或者
與氣液分離器筒體的斜截面相切的方向。
其中,優選地,還包括:用于監控水力、有毒物質程度、污泥量的監測儀表。
其中,優選地,還包括:用于根據監測儀表的監控結果對厭氧反應設備的工作進行調節、控制的控制器,與監測儀表連接。
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LDIC厭氧反應器,包括:反應器,反應器包括:反應室,具有第一空腔,設置在反應器的底部;沉淀室,具有第二空腔,設置在反應室的上方,通過第一三相分離器與反應室連通;出水室,具有第三空腔,設置在沉淀室的上方,通過第二三相分離器與沉淀室連通;布水器,設置在反應室內的底部,與反應室連通;氣液分離器,設置在出水室的上方,分別與第一三相分離器和第二三相分離器連通;其頂部設置有集氣管;用于將氣液分離器分離出的液體再次送入布水器內重新進行布水的內循環裝置,與汽液分離器和布水器連通。本厭氧反應設備,由于設置了兩層三相分離器,進行固液氣的分離,分離兩次后得到的清水、沼氣純度高,對有機廢水處理充分,處理負荷高。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供的一種LDIC厭氧反應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提供的一種LDIC厭氧反應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中提供的一種LDIC厭氧反應器中的反應室的剖面俯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說明:100、反應器;101、反應室;102、第一空腔;103、沉淀室;104、第二空腔;105、第一三相分離器;106、出水室;107、第三空腔;108、第二三相分離器;109、進水管;110、出水管;111、排泥裝置;200、布水器;201:錐形空腔;300、氣液分離器;301、集氣管;302、進液管;303、出液口;400、內循環裝置;401、回流管;402、分流管;500、監測儀表;600、控制器。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立德環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經山東立德環境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70860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防止適配器滑動面起皺的方法
- 下一篇:旋轉剪切流塔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