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制造鋰電池正極材料的反應釜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704636.0 | 申請日: | 2012-1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42881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22 |
| 發明(設計)人: | 高月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余姚市興友金屬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19/18 | 分類號: | B01J19/18;H01M4/04 |
| 代理公司: | 寧波市鄞州甬致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 地址: | 315475 浙江省寧波***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制造 鋰電池 正極 材料 反應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反應釜,具體是指一種制造鋰電池正極材料的反應釜。
背景技術
鋰離子電池的混合分散工序占整個生產工藝中對產品的品質影響度大于30%,是整個生產工藝中最重要的環節;鋰離子正電極材料的混合分散工藝中粉體的均勻性直接響到鋰離子的質量,因此在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生產中混合分散至關重要,鋰電池的分散工藝是將含有酸性材料的溶液和含有堿性材料的溶液在反應釜中反應形成鈷鎳錳氫氧化物粉體。
圖1為現有技術的用于制造鋰電池正極材料反應釜的結構圖,它包括反應釜殼體1.1、蓋體1.2、一根用于酸溶液進入反應釜的第一進料管1.3和一根用于堿溶液進入反應釜的第二進料管1.4,所述的一根用于酸溶液進入反應釜的第一進料管1.3和一根用于堿溶液進入反應釜的第二進料管1.4的方向為豎直向下,所述的反應釜內還設有攪拌風葉1.5,所述攪拌風葉1.5位于反應釜內的中央位置;存在的問題是:反應物濃度較高的地方主要分部在第一進料管1.3和第二進料管1.5的四周,容易出現濃度分部不均勻,從而使得混合分散工序反應效率較低。
同時鋰電池的分散工藝的反應過程會形成粉末狀固體,很多粉末狀固體會附著在第一進料管1.3和第二進料管1.4的管口處導致堵塞,傳統去除附著在第一進料管1.3和第二進料管1.4的管口處的粉末狀固體的方式是將長桿穿過人孔,敲打第一進料管1.3和第二進料管1.4使得管壁震動從而使得附著在進料管的粉末狀固體落入反應釜;存在的問題是:這樣的結構使得操作人員的工作危險性較高同時也可能存在其他雜質落入反應釜內的反應池也會使得分散工藝效率降低。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即可以提高鋰電池分散工藝生產效率的一種制造鋰電池正極材料的反應釜。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制造鋰電池正極材料的反應釜,它包括反應釜殼體、蓋體、用于酸溶液進入反應釜的第一進料管和用于堿溶液進入反應釜的第二進料管,所述的反應釜內還設有攪拌風葉,所述攪拌風葉位于反應釜內的中央位置;所述的用于酸溶液進入反應釜的第一進料管的數量為至少兩根,用于堿溶液進入反應釜的第二進料管的數量也為至少兩根。
根據上述方案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所述的用于酸溶液進入反應釜的第一進料管和用于堿溶液進入反應釜的第二進料管的數量為多個使得反映原料在反應釜中多處都有分散,使得反應更加充分,可以使得反應釜中原料的反應更加充分且鋰電池的分散工藝效果更好,從而使鋰電池正極材料質量較好。
作為改進,所述的用于酸溶液進入反應釜的第一進料管和用于堿溶液進入反應釜的第二進料管的方向為傾斜且第一進料管的管口和第二進料管的管口分別與攪拌風葉的距離為3-5厘米;所述的用于酸溶液進入反應釜的第一進料管和用于堿溶液進入反應釜的第二進料管的方向為傾斜且兩個進料管的管口與攪拌風葉的距離較近,使得酸溶液和堿溶液從進料管的管口流出后直接與攪拌風葉相接觸,可以使得反應釜中原料的反應更加充分且混合的更加均勻從而使得鋰電池正極材料質量更好。
作為改進,用于酸溶液進入反應釜的第一進料管和用于堿溶液進入反應釜的第二進料管的管口都為喇叭口;由于用于酸溶液進入反應釜的第一進料管和用于堿溶液進入反應釜的第二進料管的管口都為喇叭口,所以當反應產生粉末狀固體以后雖然會附著在第一進料管和第二進料管的管口處,但是由于是喇叭口,所以不易發生堵塞,且不需要人為再進行祛除管口粉末狀固體,既保證操作人員工作安全性也防止其他雜質落入反應池。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的用于制造鋰電池正極材料反應釜的結構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用于制造鋰電池正極材料反應釜的結構圖。
圖中所示:1.1、反應釜殼體;1.2、蓋體;1.3、用于酸溶液進入反應釜的第一進料管;1.4、用于堿溶液進入反應釜的第二進料管;1.5、攪拌風葉。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1和附圖2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余姚市興友金屬材料有限公司,未經余姚市興友金屬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70463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EGR冷卻器螺紋管成型裝置
- 下一篇:固體物料混合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