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微細粉塵收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704286.8 | 申請日: | 2012-1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83451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2 |
| 發明(設計)人: | 李方園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B01D50/00 | 分類號: | B01D50/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5000 ***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微細 粉塵 收集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粉塵收集裝置,尤其涉及一種適用于水泥廠等破碎、包裝、庫頂、熟料冷卻機及各種磨機的收塵系統的新型微細粉塵收集裝置。
背景技術
在工業生產中,經常會產生各種粉塵污染,有些物質顆粒比較大,主要影響能見度,使工人的操作和管理人員的監管受到影響,可見微粒往往還大大降低了周邊空調系統以及機械設備的使用壽命,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另外,有些不可見微粒,主要影響操作工人的健康,這些微粒通過呼吸進入肺而導致呼吸器官的損傷,甚至通過眼睛進入視網膜,危及作業人員和周邊人員的身體健康。目前的微細粉塵收集系統中,主要采用的是氣箱式脈沖袋收塵裝置,在運行中存在著很多問題,具體為:①需要增加氣源,導致裝置龐大、管路復雜、造價高昂;②由于采用脈沖式除塵,其噪音較大,對周邊環境影響非常明顯;③由于脈沖時間的存在,進氣處理量明顯降低,除非增加除塵分室。因此,針對以上方面,需要對現有技術進行合理的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以上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減少了裝置體積、可實現降噪低耗、除塵效果更好、進氣處理量增大、有利于降低成本的新型微細粉塵收集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的諸多不足。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新型微細粉塵收集裝置,包括機體、粉塵斗、濾袋,位于機體兩側分別開設一個進氣口、一個出氣口,所述機體內部設置帶有金屬骨架的濾袋,其中位于進氣口位置處增設一個進氣提升閥;所述機體下方安裝兩個粉塵斗,位于濾袋上方均勻裝有若干個電除塵單元并且此電除塵單元與高頻電源部分連接,所述電除塵單元外部設置電磁振動單元。
每個粉塵斗底部設置落灰口。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微細粉塵收集裝置的有益效果為:
(1)將氣動脈沖除塵改進為更先進的電除塵單元,將氣源改為造價低的除塵高頻電源部分,使得功率降低,能耗減少;
(2)配合電除塵單元增設了電磁振動單元,其噪音低,能耗低;
(3)由于電磁振動落灰過程的時間間隔時間長,落灰過程快,因此,大大加強了廢氣處理量。
附圖說明
下面根據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新型微細粉塵收集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
1、進氣提升閥;2、進氣口;3、落灰口;4、粉塵斗;5、出氣口;6、濾袋;7、電除塵單元;8、高頻電源部分;9、電磁振動單元;10、機體。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新型微細粉塵收集裝置,包括機體10、粉塵斗4、濾袋6,所述機體10內部設置帶有金屬骨架的濾袋6并且位于機體10兩側分別開設一個進氣口2、一個出氣口5,其中位于進氣口2位置處增設一個進氣提升閥1;所述機體10下方并列安裝兩個粉塵斗4并且每個粉塵斗4底部設置落灰口3,位于濾袋6上方均勻裝有若干個電除塵單元7并且此電除塵單元7與高頻電源部分8連接,所述電除塵單元7外部設置電磁振動單元9。
以上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新型微細粉塵收集裝置,在使用時,進氣提升閥1通電打開,當含塵氣體從進氣口2進入收塵器后,首先碰到進出風口中間的斜隔板,氣流便轉向流入粉塵斗4,同時氣流速度減慢;由于慣性作用,使氣流中的粗顆粒粉塵直接落入粉塵斗4底部的落灰口3,起到預收塵的作用;進入粉塵斗4的氣流隨后折轉向上向前,通過內部濾袋6,通過電除塵⑦,粉塵被捕集在濾袋的外表面,凈化后的氣體進入濾袋室上部,匯集到出氣口5排出;在間隔一定的時間后,進氣提升閥1斷電關閉,電磁振動單元9動作,該振動單元既能產生高強度的振打力,又能調節振打強度和頻率,經振打后,粉塵落入落灰口3,而濾袋6又重新回復正常,隨后進入下一輪的開啟進氣提升閥1的周期。
以上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較優選具體實施方式的一種,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本技術方案范圍內進行的通常變化和替換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未經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70428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