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導管密封試驗悶頭夾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703493.1 | 申請日: | 2012-1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69326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17 |
| 發明(設計)人: | 熊光利;傅勇;錢麗;汪洋華;束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西洪都航空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3/00 | 分類號: | G01M3/00 |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導管 密封 試驗 悶頭 夾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導管密封試驗裝置,特別涉及一種導管密封試驗悶頭夾具。?
背景技術
目前,管路連接技術主要有擴口連接、無擴口連接、滾波連接、大管徑連接等連接方式,其中擴口、無擴口、滾波連接都可采用標準零件配套連接實現最終密封試驗,但是由于大管徑連接方式與其他連接方式不一致,導管密封試驗裝置按標準設計及其復雜,且安裝及拆卸困難。目前對于大管徑柔性連接密封試驗裝置,一般采用配套標準試驗,標準配套需要大量的制造成本,且部分標準重復使用拆卸容易損壞,給制造經營過程中帶來了一定的成本負擔。?
發明內容
(1)本發明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方便使用且可多次重復利用的導管密封試驗裝置。
(2)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導管密封試驗悶頭夾具,包括金屬擋片、?螺母、金屬墊片、密封圈、螺桿;密封圈安裝在螺桿(5)上,螺母、金屬墊片僅貼密封圈的兩端,對密封圈起緊固作用,其特征是密封圈呈圓錐形,前半部為錐狀,后半部為圓柱狀,在靠近密封圈后半部的螺桿一端安裝有金屬擋片。所述金屬擋片為4個,分別交叉固定在螺桿上,下端呈圓弧狀與螺桿相連。
所述密封圈為彈性部件,比如橡膠材料,密封圈前半部的錐狀長度為30~50mm,后半部圓柱狀長度為5~10mm;內孔直徑比螺桿外徑小1~2mm。?
所述金屬墊片的外徑尺寸比密封圈的外徑小4~10mm。螺母和螺桿相互配套。?
(3)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對大管徑導管密封試驗裝置通過合理設置彈性密封和固定,能夠保證大管徑導管密封試驗,且裝置維護方便,對于其中的元件可隨時更換,以保證更好試驗效果,試驗裝置是可多次重復利用。通過密封圈尺寸不同,可適用所有規格導管的密封試驗要求。
附圖說明
附圖1?為導管密封試驗悶頭夾具立體示意圖。?
附圖2?為導管密封試驗悶頭夾具剖視圖。?
附圖3為導管密封試驗悶頭夾具使用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如下:?結合附圖1和附圖2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一種導管密封試驗悶頭夾具,包括金屬擋片1、?螺母2、金屬墊片3、密封圈4和螺桿5;密封圈4套裝在螺桿上,螺母2、金屬墊片3依順序安裝在螺桿5上,僅貼密封圈4的兩端,對密封圈4起緊固作用,密封圈4呈圓錐形,前半部為錐狀,后半部為圓柱狀,在靠近密封圈4后半部的螺桿一端安裝有金屬擋片1。?
金屬擋片1,用于導管的端口限位,保證密封裝置不會脫落;金屬擋片一般由4件組成,尺寸小于導管開口1mm左右,下端呈圓弧狀與螺桿相連。金屬擋片1保證導管密封試驗時不會因為壓力擠壓迫使密封試驗裝置脫出。?
螺母2,用于固定螺桿5和密封圈4,保證固定整個裝置;螺母2可選用通用材料和螺距,一般規范可選用M8左右螺母。?
金屬墊片3,用于限位密封圈4,選用材料可為鋁合金,同時金屬墊片3的外徑尺寸比密封圈4的外徑小4~10mm。?
密封圈4,用于導管端口的摩擦密封,是密封的主要構件,一般選用具有密封作用的彈性材料,如橡膠等,密封圈4為圓錐形,前半部為錐狀,后半部為圓柱狀,前半部的錐狀一般長度可在30~50mm左右,圓柱狀在5~10mm左右;密封圈4內孔一般需比螺桿外徑小1~2mm。?
螺桿5,用于連接整體裝置,與螺母2?協調一致,配套使用材料可為鋁合金,螺桿兩端帶出螺紋,用于固定螺母。密封試驗裝置使用時,為保證密封性,可在螺桿5擠壓入密封圈4時,在外部涂覆部分密封脂,已達到更好密封效果。組裝完成后,通過施加軸向力緩慢推進試驗密封裝置,在密封裝置達到導管內部開口區域時,定位好,通過插入金屬擋片1,通過1號件在密封試驗導管端頭密封好,檢查完成后,從試驗端頭施加壓力試驗,試驗合格后反向拆卸即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西洪都航空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江西洪都航空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70349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