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生物接觸氧化池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702938.4 | 申請日: | 2012-1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7973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24 |
| 發明(設計)人: | 陳彬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豐原淮海制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3/02 | 分類號: | C02F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朋飛;張慶敏 |
| 地址: | 233705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生物 接觸 氧化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污水處理的裝置,具體地,涉及一種生物接觸氧化池,屬于污水處理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處理污水的方法,比較常用的有生物化學水處理方法,可以分為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生物濾池、土地處理系統、厭氧生物水處理方法。其中,活性污泥法以活性污泥為主體,向廢水中利用曝氣連續通入空氣,經一定時間后因好氧性微生物繁殖而形成污泥狀絮凝物,其上棲息著以菌膠團為主的微生物群,用來吸附氧化有機物。
生物接觸氧化法(biological?contact?oxidation?process)是生物膜水處理方法中的一種,是利用自然界存生的各種細菌微生物固著在填料上的生物膜,將廢水中有機物分解轉化成無害物質和利用機械曝氣供給的氧,進行新陳代謝,使污水得以凈化的一種高效生化水處理方法。
生物接觸氧化池工藝的主要優點:(1)生物接觸氧化池是第三代生物濾池,是真正集生物膜法與活性污泥法于一身的反應器,出水水質高、處理負荷大。生物接觸氧化池采用人工強制曝氣,代替了自然通風;采用粒徑小、比表面積大的立體彈性材料,顯著提高了生物濃度;采用生物處理與過濾處理聯合方式,省去了二次沉淀池;采用生物膜加生物絮體聯合處理的方式,同時發揮了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的優點。高活性的生物膜不僅體現在生物氧化、降解方面,更表現為生物絮凝、吸附作用。對一些難降解的物質,可將其吸附、截留在池中,得以去除。(2)占地面積小,基建投資省。(3)運行費用低。生物接觸氧化池工藝氧的傳輸利用效率很高,曝氣量小,供氧動力消耗低。氧的利用效率可達20-30%。實踐表明,曝氣量為傳統活性污泥法的1/20,為氧化溝的1/6,為SBR的1/41/3,在很大程度上節省了運行費用。生物接觸氧化池水頭損失較小,剩余污泥量少且容易處理,維護量很少,這都將保證運行費用較低。(4)抗沖擊負荷能力強,耐低溫。(5)易掛膜,啟動快。(6)不產生臭氣、環境質量高。
而生物接觸氧化法的中心處理建筑物是生物接觸氧化池,其內裝有較大比表面積的填料,在填料上訓養棲息多種型態微生物構成的生物群體,具有生物濾池的特征;由于生物膜浸沒在水中,需要像活性污泥法那樣曝氣供氧,所以又兼具活性污泥法的特征。目前現有的生物接觸氧化池,所使用的填料是硬性類蜂窩,它的缺點是:空隙小、易堵塞、掛膜慢、易粘連結團,這樣會造成菌種漂浮在水里、順水流失和菌種的大面積死亡。而且,還采用離心潛水式曝氣機供氧,又會存在出氣壓力大,氣成一條直線,曝氣量不均勻等問題。并且,生物接觸氧化池的水溫、PH值、水力停留時間、溶解氧和水質條件等條件,對于污水的處理也非常重要,如果相應值指定得不合理,容易造成污水處理不合格。現有的生物接觸氧化池并不能實現起初設計時所需要達到的日處理污水量和相關國家標準,實際污水處理量只能達到30T(噸)/日。
有鑒于此,特提出本實用新型。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生物接觸氧化池,解決現有生物接觸氧化池存在的各種不足。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生物接觸氧化池,包括池體、設置在池體內部的填料與曝氣裝置,及與池體底部相連的布水裝置,其中,所述的填料為分布在池內的條狀立體彈性填料,所述條狀立體彈性填料由主軸及固定在主軸上的絲條構成,所述立體彈性填料的比表面積為0.8-1.2m2/m3,主軸直徑為120-180mm;絲條直徑為0.3-0.5mm;空隙率為96-99%。
優選所述立體彈性填料的比表面積為0.9m2/m3,主軸直徑為150mm;絲條直徑為0.4mm;空隙率為98%。該絲條的材質及其與主軸的固定方式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理解。
其中,所述立體彈性填料的成品重量為3-5kg/m3;掛膜重量為55-110kg/m3,可供生物膜生長。
本實用新型所述池體大小可依實際處理量需求而定,如優選為:長5000mm×寬2500mm×高4000mm。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立體彈性填料固定分布在池體的側壁及池體中部。所述的填料上覆有生物膜,所述生物膜的量為2000mg/L,膜厚度為為200-300μm,優選255um。生物膜的分布方式為生物膜的磷脂雙分子層,一端是親水端,一端是疏水端,疏水端相互靠近,膜具有流動性,構成它們的磷脂是由一個膽堿,磷酸,脂肪酸,甘油分子構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豐原淮海制藥有限公司,未經安徽豐原淮海制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70293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紙張涂布水針濕潤裝置
- 下一篇:造紙通風密閉氣罩提升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