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石油鉆鋌脈沖窄間隙焊的金屬內襯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701309.X | 申請日: | 2012-1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76776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24 |
| 發明(設計)人: | 劉成貴;徐建飛;王鑫;郝榮明;蘇山林;張鵬;王玉平;李金和;張曉光;顏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化集團勝利石油管理局黃河鉆井總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K9/32 | 分類號: | B23K9/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戴武軍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石油 脈沖 間隙 金屬 內襯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油田鉆井用的設備,是一種石油鉆鋌脈沖窄間隙焊的金屬內襯裝置。?
背景技術
在石油鉆鋌脈沖窄間隙焊的過程中,為了防止發生底層的燒穿現象,并保證焊縫的反面成型,需要在鉆鋌內焊縫的下方加裝耐火材料襯墊。完成焊接后,再用沖擊裝置,將耐火材料襯墊擊碎取出。這種方法不僅消耗了大量的耐火材料,而且很難將耐火材料全部沖掉,留在焊縫下部的殘留物將會影響后續工序的進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設計一種石油鉆鋌脈沖窄間隙焊的金屬內襯裝置,不需要耐火材料襯墊,克服上述存在的問題,使其減少材料用量,方便后續工序施工。?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包括左導向桿、金屬內襯、右導向桿、調節桿、凸輪機構、定位塊、鎖緊機構、升降螺桿、升降螺母,金屬內襯安裝在左導向桿、右導向桿上,調節桿左部穿過左導向桿、凸輪機構、右導向桿,凸輪機構固定在調節桿上,凸輪機構處于左導向桿、右導向桿之間,左導向桿、右導向桿下部安裝在定位塊上,將左導向桿、金屬內襯、右導向桿、調節桿、凸輪機構、定位塊組裝成一體后放入鉆鋌內,鉆鋌由卡盤固定在機床設備上,鎖緊機構套裝在調節桿右部,鎖緊機構固定在升降螺桿上,升降螺桿下部與升降螺母旋合,金屬內襯上方設置頂弧形溝槽,定位塊下方設置底弧形溝槽。?
緊固螺絲釘與鎖緊機構連接,緊固螺絲釘的前端頂住調節桿。?
調節桿右端安裝搖柄。?
升降螺母座落在滾動滑車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用金屬內襯墊于焊接處對石油鉆鋌脈沖窄間隙焊接,不需要耐火材料襯墊,不消耗耐火材料,克服了用耐火材料作襯墊留在焊縫下部的殘留物引起的焊接質量問題,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說明。?
由圖可知,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包括左導向桿2、金屬內襯5、右導向桿6、調節桿8、緊固螺絲釘9、搖柄10、凸輪機構11、定位塊13、鎖緊機構14、升降螺桿15、升降螺母16、滾動滑車17,金屬內襯5安裝在左導向桿2、右導向桿6上,調節桿8左部穿過左導向桿2、凸輪機構11、右導向桿6,凸輪機構11固定在調節桿8上,凸輪機構11處于左導向桿2、右導向桿6之間,左導向桿2、右導向桿6下部安裝在定位塊13上,將左導向桿2、金屬內襯5、右導向桿6、調節桿8、凸輪機構11、定位塊13組裝成一體后放入鉆鋌1內,鉆鋌1由卡盤7固定在機床設備上,以便對其進行焊接,鎖緊機構14套裝在調節桿8的右部,鎖緊機構14固定在升降螺桿15上,升降螺桿15下部的外螺紋與升降螺母16的內螺紋旋合,金屬內襯5上方設置頂弧形溝槽4,定位塊13下方設置底弧形溝槽12。緊固螺絲釘9與鎖緊機構14螺紋連接,緊固螺絲釘9的前端頂住調節桿8,旋緊緊固螺絲釘9就可使調節桿8不能轉動達到鎖止的要求。調節桿8右端安裝搖柄10,方便轉動調節桿8。升降螺母16座落在滾動滑車17上。通過推動滾動滑車17可將金屬內襯5等部件推送到鉆鋌1內的焊接部位。金屬內襯5上設置冷卻水孔3,操作時可以對其需要冷卻的部位注水進行冷卻,不會影響焊縫的內表面狀態及焊接質量。?
在左導向桿2、金屬內襯5、右導向桿6、調節桿8、凸輪機構11、定位塊13組裝成一體后放入鉆鋌1內前,凸輪機構11上的凸輪處于水平位置,可以順利進入鉆鋌1內,到達焊接部位后旋轉調節桿8(90o),使凸輪機構11上的凸輪處于豎直狀態,凸輪頂動金屬內襯5緊貼鉆鋌內壁,此時,旋緊緊固螺絲釘9,調節桿8不能旋轉,使凸輪機構11上的凸輪始終頂住金屬內襯5,以便在焊接過程中金屬內襯5不能移動,保證焊接質量。?
焊接結束后,松開緊固螺絲釘9,將調節桿8轉動90°,使凸輪機構11上的凸輪處于水平狀態,使金屬內襯5沿左導向桿2、右導向桿6下滑,再移動滾動滑車17,將左導向桿2、金屬內襯5、右導向桿6、調節桿8、凸輪機構11、定位塊13移出鉆鋌1外,完成所有工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化集團勝利石油管理局黃河鉆井總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化集團勝利石油管理局黃河鉆井總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701309.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