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纜縱向水密性能試驗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699728.4 | 申請日: | 2012-1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11637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9 |
| 發明(設計)人: | 李永江;陸云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遠洋東澤電纜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3/02 | 分類號: | G01M3/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科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任利國 |
| 地址: | 225129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纜 縱向 水密 性能 試驗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纜試驗裝置,特別涉及一種電纜縱向水密性能試驗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深海能源開采和水下艦船的發展,要求配套的水下電纜具有承受大壓力的縱向水密性能、縱向氣密性能和縱向水密性能。這就要求有相應的試驗裝置和試驗方法進行檢測,目前相關標準并未給出用于這些性能檢測的試驗裝置和試驗方法。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纜縱向水密性能試驗裝置,可以簡便快捷地對電纜進行縱向水密性能試驗。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電纜縱向水密性能試驗裝置,包括水壓試驗容器、水源容器和水壓泵,所述水壓試驗容器為封閉的長方體結構,所述水壓試驗容器的頂壁上設有補水閥和排氣閥,所述水壓試驗容器的一個側面的中心設有電纜密封接頭,電纜的一端從所述電纜密封接頭伸入所述水壓試驗容器中;所述水壓試驗容器的前端面上設有高壓水管接頭,所述水壓泵的出口通過高壓水管與所述水壓試驗容器的高壓水管接頭連接,所述高壓水管上靠近所述水壓泵的部位設有水壓控制閥,靠近所述水壓試驗容器的部位設有壓力表;所述水源容器高于所述水壓試驗容器,所述水源容器的下部出水口與所述水壓試驗容器的補水閥相連接。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將電纜的一端從所述電纜密封接頭伸入所述水壓試驗容器中,可以使電纜的端頭暴露在高壓水中,試驗其是否產生縱向泄漏;當水壓泵對水壓試驗容器進行加壓時,電纜承受很大的縱向壓力,如果電纜的縱向水密性能差,則在高壓的作用下,水壓試驗容器中的水會逐步從電纜的內端頭滲入,并沿電纜的長度方向流動,直至從電纜的外端頭滲出。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電纜縱向水密性能試驗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水壓試驗容器;1a.補水閥;1b.排氣閥;1c.?電纜密封接頭;2.水源容器;3.水壓泵;4.高壓水管;5.水壓控制閥;6.壓力表;7.電纜。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電纜縱向水密性能試驗裝置包括水壓試驗容器1、水源容器2和水壓泵3。水壓試驗容器1為封閉的長方體結構,水壓試驗容器1的頂壁上設有補水閥1a和排氣閥1b,水壓試驗容器1的一個側面的中心設有電纜密封接頭1c,電纜7的一端從電纜密封接頭伸入水壓試驗容器1中;水壓試驗容器1的前端面上設有高壓水管接頭,水壓泵3的出口通過高壓水管4與水壓試驗容器1的高壓水管接頭連接,高壓水管4上靠近水壓泵3的部位設有水壓控制閥5,靠近水壓試驗容器1的部位設有壓力表6;水源容器2高于水壓試驗容器1,水源容器2的下部出水口與水壓試驗容器1的補水閥1a相連接。
試驗時依次包括以下步驟:(1)在20℃±5℃的室溫環境下截取長為1.5m的電纜,將電纜8一端通過所述電纜密封接頭1c伸入所述水壓試驗容器1中,所述電纜密封接頭1c與所述水壓試驗容器1實現密封;(2)同時打開補水閥1a和排氣閥1b,利用水源容器2中的水將水壓試驗容器1注滿,在補水的同時將水壓試驗容器1中殘留的空氣排盡,然后關閉補水閥1a和排氣閥1b;(3)先啟動水壓泵3,再打開水壓控制閥5,同時觀察壓力表6讀數,當壓力表6讀數達到設定值時,先關閉水壓控制閥5,再關閉水壓泵3;(4)將水壓試驗容器1保持在設定壓力下,觀察電纜外端頭是否有水滴滲出,如果電纜的縱向水密性能差,則在高壓的作用下,水壓試驗容器1中的水會逐步從電纜7的內端頭滲入,并沿電纜的長度方向流動,直至從電纜7的外端頭滲出;反之則沒有水滴從電纜7的外端頭滲出;持續至規定時間后,打開水壓控制閥5,使水壓試驗容器1卸壓;(5)取下電纜,目測電纜的各組件相對于護套的位移情況,如位移超過限定值則不符合要求。
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可行實施例而已,非因此局限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除上述實施例外,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有其他實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要求的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遠洋東澤電纜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江蘇遠洋東澤電纜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69972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