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適用于太陽能高方阻電池的正電極網版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698521.5 | 申請日: | 2012-1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6544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05 |
| 發明(設計)人: | 黃書斌;錢峰;汪燕玲;連維飛;魏青竹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利騰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41F15/36 | 分類號: | B41F15/36;H01L31/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542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適用于 太陽能 高方阻 電池 電極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正電極網版,尤其涉及一種適用于太陽能高方阻電池的正電極網版。
背景技術
就現有的光伏產業來說,晶體硅太陽能片中正電極柵線電極作用巨大,其充當收集光生載流子的作用。同時,對于普通P型基體晶硅電池來說,載流子的產生的多少(短路電流的大小)與載流子在收集過程中的損耗多少(串聯電阻的大小)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電池片的電學性能的優劣。
同時,提高電池效率主要是通過密柵線正電極設計配合高方阻發射結來達到:高方阻主要是提高藍光響應,但是由于方阻高,柵線的橫向電阻增大,采取密柵線印刷來降低橫向電阻的損耗,達到提升效率的目的。
國內外光伏企業主要采用POCL3液態源擴散來制備高方阻發射結,采用該方法制備的高方阻發射結均勻性較差,片內中心比四周邊緣區域方阻值大很多;如采用普通的密柵線網版設計,中心方阻值較大區域串聯電阻損耗大,而邊緣遮光損失較大,使得整塊電池片的效率提升不明顯。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適用于太陽能高方阻電池的正電極網版。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適用于太陽能高方阻電池的正電極網版,包括有硅片本體,其中:所述的硅片本體上分布有絨面,所述的絨面上分布有高方阻發射結,所述的高方阻發射結表面分布有氮化硅膜,所述的氮化硅膜上分布有柵線層,所述的柵線層上分布有密集柵線區域與次密柵線區域,所述的密集柵線區域位于柵線層中部。
進一步地,上述的適用于太陽能高方阻電池的正電極網版,其中:所述密集柵線區域中柵線之間的間距小于次密柵線區域中柵線之間的間距。
更進一步地,上述的適用于太陽能高方阻電池的正電極網版,其中:所述密集柵線區域中柵線的根數大于次密柵線區域中柵線的根數。
更進一步地,上述的適用于太陽能高方阻電池的正電極網版,其中:所述次密柵線區域中的柵線等距離分布。
更進一步地,上述的適用于太陽能高方阻電池的正電極網版,其中:所述密集柵線區域中的柵線等距離分布。
再進一步地,上述的適用于太陽能高方阻電池的正電極網版,其中:所述次密柵線區域中柵線之間的間距向密集柵線區域之間的間距逐次降低。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優點主要體現在:根據高方阻發射結的均勻性較差特性,設計不等間距柵線的分布方式,解決了中心高方阻值區域串聯電阻損耗較大問題以及邊緣低方阻區域遮光損耗問題,提高了電池片效率。同時,依托于柵線變化區域的存在,可以降低了印刷時的單耗,節約漿料。再者,本實用型新整體構造簡單,易于流水線生產推廣。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優點和特點,將通過下面優選實施例的非限制性說明進行圖示和解釋。這些實施例僅是應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換或者等效變換而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的范圍之內。這些附圖當中,
圖1是密集柵線區域中柵線呈等間距分布的構造示意圖;
圖2是密集柵線區域中柵線呈等差變化分布的構造示意圖。
1密集柵線區域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的適用于太陽能高方阻電池的正電極網版,包括有硅片本體,其與眾不同之處在于:本實用型新所采用的硅片本體上分布有絨面,在絨面上分布有高方阻發射結。同時,在高方阻發射結表面分布有氮化硅膜,在氮化硅膜上分布有柵線層。并且,按照柵線層按照柵線之間的間距不同,分為密集柵線區域1與次密柵線區域,密集柵線區域1位于柵線層中部。
就本實用新型一較佳的實施方式來看,密集柵線區域1中柵線之間的間距小于次密柵線區域中柵線之間的間距。并且,為了鞏固密集分布的效果,密集柵線區域1中柵線的根數大于次密柵線區域中柵線的根數。
進一步來看,為了鞏固正電極網版的高方阻電池使用效率,次密柵線區域中的柵線等距離分布。當然,考慮到配合上述的分布效果,密集柵線區域1中的柵線也可以等距離分布。具體可以如圖1所示,考慮到區分密集柵線區域1與次密柵線區域,其中間距d1>間距d2。
再進一步來看,考慮到可以更好的提升本實用型新的的整體效果,次密柵線區域中柵線之間的間距向密集柵線區域1之間的間距逐次降低。具體來說,密集柵線區域1中的柵線間距呈等差變化,其中d1>dm;d1>dm-1;dm=柵線間距的差值+dm-1。
通過上述的文字表述可以看出,采用本實用新型后,根據高方阻發射結的均勻性較差特性,設計不等間距柵線的分布方式,解決了中心高方阻值區域串聯電阻損耗較大問題以及邊緣低方阻區域遮光損耗問題,提高了電池片效率。同時,依托于柵線變化區域的存在,可以降低了印刷時的單耗,節約漿料。再者,本實用型新整體構造簡單,易于流水線生產推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利騰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中利騰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69852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網版印刷機的氣動抬刀裝置
- 下一篇:一種無紡布復合放料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