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帶潤滑裝置的煅燒爐滾圈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698386.4 | 申請日: | 2012-1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0042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31 |
| 發明(設計)人: | 龐辰勇;汪志能;杜全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礦山機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7B7/22 | 分類號: | F27B7/22;F16N7/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玉秋;郝鵬 |
| 地址: | 621701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潤滑 裝置 煅燒 爐滾圈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煅燒爐滾筒,尤其涉及一種帶潤滑裝置的煅燒爐滾圈。
滾圈是煅燒爐的主要零件,承受載荷較大,轉速較快,通常采用油池潤滑或石墨潤滑。采用油槽潤滑時,在托輪的下部設置有一個內部具有潤滑油的油槽,托輪的下部浸入油槽中,工作時托輪會旋轉,這樣托輪的外表面便覆蓋了槽內的潤滑油,從而使托輪得到不斷的潤滑。但因堿塵、氨氣等具有腐蝕性的介質容易進入油槽,堿性物質使潤滑油失效,同時還對滾圈產生電化學腐蝕,因此必須經常更換潤滑油,潤滑成本較高。采用石墨潤滑,雖然成本低,同時也避免了對滾圈的電化學腐蝕,但石墨塊油性不足,在重載下潤滑不充分,滾圈表面磨損較快。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和提出的技術任務是對現有技術進行改進,提供一種帶潤滑裝置的煅燒爐滾圈,解決目前技術中滾圈潤滑不充分的問題,降低滾圈的磨損,降低潤滑成本。
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帶潤滑裝置的煅燒爐滾圈,包括滾圈、托輪、滾圈罩、噴霧潤滑裝置和控制裝置,所述的滾圈罩包裹著滾圈和托輪,在滾圈罩下部托輪位置處開孔,噴霧潤滑裝置安裝在開孔處,噴霧口直對托輪。
進一步的,潤滑裝置設置有密閉容器貯存潤滑脂,保證潤滑脂不受污染。
進一步的,所述的噴霧潤滑裝置設置在滾圈罩下部一側或者兩側。
進一步的,所述的托輪呈實心圓柱狀,位于滾輪罩底部,左右各一個。
進一步的,所述的滾圈呈空心圓筒狀,底部兩側與托輪相切,由托輪支撐。
進一步的,所述的噴霧潤滑裝置與控制裝置通過電路相連,自動控制噴油量和噴射間隔時間。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優點在于: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帶潤滑裝置的煅燒爐滾圈采用噴霧潤滑方式,潤滑脂通過噴霧裝置每間隔一段時間以霧狀均勻的噴灑在滾圈表面,潤滑充分,同時也大大降低了潤滑成本;潤滑脂貯存在密閉容器中,避免了與堿塵混合發生污染,避免了對滾圈產生電化學腐蝕;設備結構簡單,易實現,制造成本低。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帶潤滑裝置的煅燒爐滾圈采用噴霧潤滑方式,潤滑脂通過噴霧裝置每間隔一段時間以霧狀均勻的噴灑在滾圈表面,潤滑充分,同時也大大降低了潤滑成本;潤滑脂貯存在密閉容器中,避免了與堿塵混合發生污染,避免了對滾圈產生電化學腐蝕;設備結構簡單,易實現,制造成本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潤滑裝置系統示意圖。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公開的一種帶潤滑裝置的煅燒爐滾圈,以解決活塞竄動卡死為目的。
參見圖1,一種帶潤滑裝置的煅燒爐滾圈,包括滾圈1、托輪2、滾圈罩3、噴霧潤滑裝置4和控制裝置5,所述的滾圈罩3包裹著滾圈1和托輪2,在滾圈罩3下部托輪2位置處開孔,噴霧潤滑裝置4安裝在開孔處,噴霧口直對托輪2。
噴霧潤滑裝置4設置有密閉容器貯存潤滑脂,保證潤滑脂不受污染。
噴霧潤滑裝置4設置在滾圈罩3下部一側或者兩側。
托輪2呈實心圓柱狀,位于滾輪罩3底部,左右各一個。
滾圈1呈空心圓筒狀,底部兩側與托輪2相切,由托輪2支撐。
控制裝置5通過電路與噴霧潤滑裝置4相連,自動控制潤滑脂的噴油量和噴射間隔時間。
工作時,潤滑脂通過噴霧潤滑裝置4每間隔一段時間以霧狀均勻的噴灑在托輪2表面,托輪2滾動將潤滑脂帶動到滾圈1的表面,潤滑充分。同時潤滑脂貯存在噴霧潤滑裝置的密閉容器內,保證了潤滑脂不會堿塵被污染。噴油量和噴射間隔時間,通過控制裝置5調整控制,使潤滑均勻同時大大節約潤滑油。
以上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的是,上述優選實施方式不應視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以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為準。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內,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礦山機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四川礦山機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69838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