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多功能復合電飯煲內膽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690880.6 | 申請日: | 2012-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0052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9 |
| 發明(設計)人: | 江濟勝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濟勝 |
| 主分類號: | A47J27/00 | 分類號: | A47J27/00;A47J36/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南鋒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劉廣生 |
| 地址: | 524400 廣東省湛江市廉江市九***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功能 復合 電飯煲 內膽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生活廚具的技術領域,具體是指一種電飯煲用的電飯煲用多功能內膽。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技術中的電飯煲內膽為了避免在蒸煮過程中食物粘貼于鍋底,通常在內膽內噴涂上一層不粘層,而不粘層電飯煲內膽長期使用有損人體健康,此外,現有的電飯煲陶瓷內膽,由于成本高,易損,且能耗大,不能滿足消費者的使用需求。
因此,提供一種可避免食物與內膽底部直接接觸、使用方便的電飯煲用內膽成為了業界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上述論述內容目的在于向讀者介紹可能與下面將被描述和/或主張的本實用新型的各個方面相關的技術的各個方面,相信該論述內容有助于為讀者提供背景信息,以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各個方面,因此,應了解是以這個角度來閱讀這些論述,而不是承認現有技術。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種多功能復合電飯煲內膽,以防止蒸煮過程中食物粘貼于鍋底或燒糊,且外膽、內膽可移動,分別具有不同的功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提供一種多功能復合電飯煲內膽,包括外膽、內膽、蒸隔板,所述外膽與內膽是相配合的圓筒體,蒸隔板為圓盤形,內膽設置在外膽中且內膽外表面與外膽內表面間隔1mm~2mm,蒸隔板設置在內膽中且蒸隔板與內膽底面間隔1mm~2mm,內膽的底圓面布設有若干個蒸汽孔,所述蒸隔板布設有若干個蒸汽孔,蒸隔板外周與內膽內周面固定在一起。
其中,所述蒸隔板外周與內膽內周面焊接固定在一起。
其中,所述蒸隔板外周與內膽內周面滾壓固定在一起。
其中,所述的蒸汽孔的直徑是1mm~2mm。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結構,本實用新型的外膽、內膽、蒸隔板就可避免與相互底部直接接觸,防止了蒸煮過程中食物粘貼于鍋底或燒糊,熱能也得到了充分的利用,降低了能耗,使鍋膽內的食物保持原有味道。此外,在具體使用時,外膽、內膽可移動,其電飯煲分別具有不同的功用。
附圖說明
利用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但附圖中的實施例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以下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
圖1是多功能復合電飯煲內膽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的多功能復合電飯煲內膽用于電飯煲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本實用新型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種多功能復合電飯煲內膽,以防止蒸煮過程中食物粘貼于鍋底或燒糊,且外膽、內膽可移動,分別具有不同的功用。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多功能復合電飯煲內膽,包括外膽1、內膽2、蒸隔板3,所述外膽1與內膽2是相配合的圓筒體,蒸隔板3為圓盤形,內膽2設置在外膽1中且內膽2外表面與外膽1內表面間隔1mm~2mm,蒸隔板3設置在內膽2中且蒸隔板3與內膽2底面間隔1mm~2mm,內膽2的底圓面布設有若干個蒸汽孔,所述蒸隔板3布設有若干個蒸汽孔,所述的蒸汽孔的直徑是1~2mm。蒸隔板3外周與內膽2內周面固定在一起。所述蒸隔板3外周與內膽2內周面焊接固定在一起,或者,所述蒸隔板3外周與內膽2內周面滾壓固定在一起。
上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實用新型,但是,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來實施,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
總之,本實用新型雖然例舉了上述優選實施方式,但是應該說明,雖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進行各種變化和改型,除非這樣的變化和改型偏離了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否則都應該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濟勝,未經江濟勝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69088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