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管樁成型模具封板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690736.2 | 申請日: | 2012-1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31760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03 |
| 發明(設計)人: | 陸仁軍;孫琳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柘中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8B21/76 | 分類號: | B28B21/7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勝康律師事務所 31263 | 代理人: | 張堅 |
| 地址: | 201402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成型 模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預應力混凝土管樁,涉及預應力混凝土管樁模具,尤其涉及模具的封板。
背景技術
預應力高強度混凝土管樁是今年來建筑工程中推廣應用的一種新型樁基材料,其具有混凝土強度高、承載力大、施工快捷方便、環境污染小、成樁質量可靠、綜合技術經濟效益好等特點,在全國沿海省市得到很大的推廣使用。
現在生產預應力混凝土管樁的工藝步驟依次為:編織鋼筋籠,填充混凝土料,合模,張拉鋼筋,離心成型,蒸汽養護。從填充混凝土料開始,就需要使用到管樁成型模具。管樁成型模具也為管狀結構,由上模、下模以及位于兩端的封板構成。在離心成型好后,管樁內會集聚出大量的混凝土漿液,這些漿液在進行蒸汽養護之前,必須先從位于模具的管樁內倒出,因此必須將兩側的封板打開,然后再將其內的漿液倒出,并且還需將封板重新裝上以便蒸汽養護。因此,這樣的結構使得漿液倒出工作非常繁瑣,工人勞動強度比較大,生產效率也比較低。
實用新型內容
為此,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不拆卸情況下、方便將漿液倒出的管樁成型模具封板,以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管樁成型模具封板,為圓盤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板的中心具有漿液流出口。
為提高漿液流出的速度,并且也不會在離心過程中使得混凝土和漿液流出,所述漿液流出口為兩個條狀槽垂直交叉形成的十字形口。
所述條狀槽的寬度6-15mm,所述條狀槽的長度為封板直徑的一半。
采用以上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封板的中心開設有漿液流出口,在管樁離心成型后,只需要利用起重機將裝有管樁的模具吊起,并使模具一端高、一端低傾斜,讓漿液從低端的封板漿液流出口流出即可,漿液流出后,然后可以直接將裝有管樁的模具吊入蒸汽養護箱,省去了封板拆卸和安裝的繁復過程。
因此,本實用新型的管樁成型模具封板具有在不拆卸情況下、方便將漿液倒出的優點,減小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了管樁的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管樁成型模具示意圖。
圖中:
001-模具,100-封板,200-漿液流出口,201-條狀槽。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管樁成型模具封板,為圓盤結構,在封板100的中心具有漿液流出口200。
在本實施例中,漿液流出口200為兩個條狀槽201垂直交叉形成的十字形口。這樣的結構,既能提高倒漿液時漿液流出的速度,并且也不會在離心過程中使得混凝土和漿液流出。
條狀槽201的寬度6-15mm,可以根據實際封板直徑大小進行設計,而條狀槽201的長度則為封板100直徑的一半。
如圖2所示,封板100固定在模具001的兩端,在管樁離心成型后,只需要利用起重機將裝有管樁的模具吊起,并使模具一端高、一端低傾斜,讓漿液從低端的封板漿液流出口流出即可,漿液流出后,然后可以直接將裝有管樁的模具吊入蒸汽養護箱,省去了封板拆卸和安裝的繁復過程。
從上述詳細描述,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的管樁成型模具封板具有在不拆卸情況下、方便將漿液倒出的優點,減小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了管樁的生產效率。
但是,本技術領域中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認識到,以上的實施例僅是用來說明本實用新型,而并非用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精神范圍內,對以上所述實施例的變化、變型都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書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柘中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柘中建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69073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中間電極及應用該中間電極的加速管
- 下一篇:一種混凝土管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