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在深水急流無覆蓋層陡峭裸巖上的鋼管樁錨固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688542.9 | 申請日: | 2012-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8994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2 |
| 發明(設計)人: | 文獻;劉學明;褚文景;趙自靜;胡洋;陸錫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上海工程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27/52 | 分類號: | E02D27/52;E02D27/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標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 代理人: | 徐小蓉 |
| 地址: | 200436 上海市閘北區江***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深水 急流 覆蓋層 陡峭 裸巖上 鋼管 錨固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橋梁施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在深水急流無覆蓋層陡峭裸巖上的鋼管樁錨固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對于便捷交通的需求愈加強烈,建造于各種地質上的橋梁工程也越來越多。以往的棧橋一般都建造在具有較厚覆蓋層的江河和湖泊上,在這種地質條件下,通往主體工程的棧橋基礎施工一般采用傳統的“釣魚法”?進行,即將鋼管樁就位后,通過打樁錘插打鋼管樁至覆蓋層設計標高。但是,有很多江河、湖泊和海洋地質狀況為傾斜裸巖面和淺覆蓋層傾斜巖面,如采用傳統方法施工,由于水流、風浪和風荷載的作用和影響,棧橋基礎的穩定和鋼管樁底口的錨固無法得到保證,從而影響棧橋的安全性能和主體工程的施工進度。?
針對上述無覆蓋層陡峭裸巖的地質情況,現有技術常采用水下爆破、人造覆蓋層、導管架、巖面預成孔嵌埋鋼管等方案。?
水下爆破:武廣客運專線某重點大橋工程,水中墩位處水深18m,裸巖面傾斜成35°,采用鉆孔平臺方案,首先將傾斜的巖面爆破整平,再布置鋼護筒,向河床上拋填沙袋埋設護筒,依托近墩處的已有樁來穩定平臺,從而形成鉆孔樁平臺。此方案需水下爆破,清渣工作量大,周期大,造價高,并需既有樁來維持平臺的穩定。?
人造覆蓋層:柳州柳江上某大橋工程,水中墩位處水深15m,裸巖面傾斜成15°,采用鉆孔平臺方案,先在墩位處拋填3m厚土袋,再插打鋼管樁。人造覆蓋層方案需在平臺范圍內拋填大量土袋,工程量大,施工成本高。?
導管架:上海某海上大橋近島段工程,橋位海床為淺覆蓋層和裸巖,采用導管架棧橋為水中施工通道,采用導管架平臺作為水中主墩的鉆孔平臺,施工時用多根直徑1.1m的鋼管在陸上連成導管架,再船運至墩位處,用大1500t吊船吊放安裝,此方案需大噸位吊船和工作船,用鋼量大,施工周期較長。?
巖面預成孔嵌埋鋼管:浙江某大橋的水中墩施工水深26m,河床無覆蓋層,巖面呈45°傾斜,棧橋、平臺施工采用預成孔嵌埋鋼護筒固定的施工方案,即在棧橋鋼管樁位置用大于管樁直徑的沖擊鉆機預成孔,放入鋼管樁后在預成孔內的管樁外澆注水下混凝土,將其直接穩固在巖層中。此方案施工周期較長,需在浮式平臺上作業,水位需較穩定,流速不大。?
綜上所述,以上方案均存在工作量大、施工周期長、成本大等缺點。因此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急需一種可有效解決鋼管樁與陡峭堅硬裸巖河床的連接問題的錨固結構,同時可以達到施工周期短、成本低、安全高效的目的。?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據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在深水急流無覆蓋層陡峭裸巖上的鋼管樁錨固結構,該錨固結構通過在岸上將所述鋼管樁底口切割成與所述河床相吻合的形狀,在其內澆筑水下混凝土層,依靠水下混凝土漿體與錨桿、樁底混凝土以及河床基巖的握裹力,以達到解決鋼管樁在陡峭堅硬裸巖上的錨固、抗滑穩定問題。?
本實用新型目的實現由以下技術方案完成:?
一種在深水急流無覆蓋層陡峭裸巖上的鋼管樁錨固結構,涉及陡峭裸巖以及鋼管樁,其特征在于所述鋼管樁的底部內腔與所述陡峭裸巖之間通過錨桿連接錨定,且三者之間通過澆筑的水下混凝土層固結為一體結構。
所述鋼管樁底口形狀與所述陡峭裸巖面形狀相適配。?
所述鋼管樁內部的水下混凝土層高度不小于所述錨桿深入所述陡峭裸巖的深度。?
所述錨桿在陡峭裸巖面以上的長度不小于其深入陡峭裸巖的長度。?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采用水下探測技術并通過探測數據在岸上預切割鋼管樁底口使其與陡峭裸巖面相吻合,安全快捷,減少深潛水作業量,降低施工風險;同時鋼管樁與陡峭裸巖之間的連接采用注漿嵌巖錨桿技術,依靠鋼管樁內的混凝土與基巖間通過錨桿傳遞的抗拔力、樁底混凝土與河床基巖的粘結力,以使鋼管樁牢固錨固于陡峭裸巖面上,施工周期短、成本低、安全高效。?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中鋼管樁沉降于陡峭裸巖面上的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在鋼管樁內澆筑水下混凝土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延伸入河床基巖的錨孔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在鋼管樁內進行注漿嵌巖錨桿技術的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設置有扶正器的地質鉆機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中鋼管樁底部錨固結構的整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特征及其它相關特征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以便于同行業技術人員的理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上海工程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鐵上海工程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688542.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