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傳動結構、轉輪及轉輪組合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686708.3 | 申請日: | 2012-1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51671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10 |
| 發明(設計)人: | 陳夢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夢紅 |
| 主分類號: | F16H37/12 | 分類號: | F16H37/12;F16H5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剛;李靜 |
| 地址: | 350009 福***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傳動 結構 轉輪 組合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傳動結構、轉輪及轉輪組合,尤指一種可于轉動過程中為該傳動結構自身或外圍元件造成往復運動效果,進而藉此導致該傳動結構本身可產生長時間轉動效果的傳動結構。
背景技術
按,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對能源的需求始終有增無減,然而地球上的能源有限,始終會有用罄的一日,隨著能源日復一日地逐漸減少,為了維持目前的生活方式,人們僅能更加竭盡所能地開發、開采更多的能源,于是無所不用其極,甚至因為對能源的爭奪,而產生破壞自然或引發戰爭的重大問題,其實對能源的需求已形成了飲鴆止渴的窘境。
此外,運用太陽能的技術也始終達不到革命性的成熟突破,因此尋找其他的能源替代方案或是有效地提高能源運用效率或甚至使之得以永續,則是今日全球的重要課題。
于是,本發明人有感上述缺陷的可改善,且依據多年來從事此方面的相關經驗,悉心觀察且研究之,并配合學理的運用,而提出一種設計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本實用新型。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傳動結構,以改善因為能源不足而造成需求上的不便,并在提供新能源的選擇上帶來裨益。
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傳動結構,至少包括一傳動單元,該傳動單元包含:一擺動臂,設置于一主軸心,該擺動臂還包含有一第一軸心及一第二軸心;一第一塔輪,包含一第一底輪及一第一頂輪,該第一底輪及該第一頂輪能一起自轉地設置于該第一軸心;一第二塔輪,包含一第二底輪及一第二頂輪,該第二底輪及該第二頂輪能一起自轉地設置于該第二軸心,該第二底輪嚙合連接于該第一底輪;以及一鰭板,包含有一弧形部及一鰭背部,該鰭板設置在該第二底輪的周緣上,其中,該擺動臂能帶動該第一塔輪與該第二塔輪相對于該主軸心進行公轉,該鰭背部的設置為相對于該弧形部較靠近于該第二底輪,該鰭板以該鰭背部不接觸到該第一底輪為限而在轉動上呈一起點位置,該鰭板相對于該起點位置以該弧形部不觸碰到該第一底輪為限而在的轉動上呈一終點位置。
進一步地,傳動結構還包含有一第一齒條,第一齒條固設于第一頂輪相對于主軸心公轉的最大半徑的圓周路徑上,用以在第一塔輪相對于主軸心公轉時帶動第一頂輪自轉并帶動第一底輪同步自轉,藉此第一底輪連動第二底輪在相對于主軸心公轉時自轉,以帶動鰭板自起點位置朝終點位置轉動,以通過弧形部對一擊槌組件的擠壓而相對于擊槌組件的一擊槌支點回舉擊槌組件。
進一步地,擊槌組件至少包含有一擊槌本體以及一擊槌部,擊槌本體的一端為擊槌支點,擊槌部樞接于擊槌本體的另一端,擊槌組件能敲擊于第二底輪地樞設于第二底輪附近。
進一步地,擊槌部能敲擊第二底輪與弧形部連接處地樞設于第二底輪附近。
進一步地,傳動結構還包含有至少一第二齒條,第二齒條設置于第二頂輪相對于主軸心公轉的最大半徑的圓周路徑上,用以在第二塔輪相對于主軸心公轉時帶動第二頂輪自轉并帶動所述第二底輪同步自轉,從而帶動鰭板自所述終點位置轉動回起點位置。
進一步地,擊槌部的周緣或弧形部上的弧緣為一紋路部或一嚙齒部,用以增加擊槌部與弧形部之間的摩擦力。
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另提供一種轉輪,其包含如上所述的傳動結構,其中包含多個該傳動單元,所述傳動單元以該主軸心為圓心而呈放射狀排列。
進一步地,所述擊槌組件能敲擊于所述第二底輪而使所述第二底輪依所述主軸心公轉地樞設于所述轉輪的第一象限、第二象限或第四象限;所述擊槌組件能敲擊于所述第二底輪而使所述第二底輪依所述主軸心公轉地樞設于所述轉輪的所述第一象限、所述第二象限或所述第三象限。
進一步地,穿過所述主軸心還設置有至少一能量輸出部件,所述能量輸出部件用以隨所述轉輪同步轉動而產生動能,從而將所述動能轉移至一能量運用裝置。
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轉輪組合,其包含至少兩個如上所述的轉輪并包含及至少一能量輸出部件。
通過上述的技術內容,本實用新型可達到長時間轉動的效果,對于現階段人類在能源上的需求有極佳的裨益。
為使能更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特征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實用新型的詳細說明與附圖,然而所附圖式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并非用來對本實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傳動結構的操作分解示意圖(一);
圖2為本實用新型傳動結構的操作分解示意圖(二);
圖3為本實用新型傳動結構及轉輪的操作示意圖(一);
圖4為本實用新型傳動結構及轉輪的操作示意圖(二);以及
圖5為本實用新型轉輪組合的側面剖視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夢紅,未經陳夢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68670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